【題目】下列有關細胞中的基因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②基因全部位于染色體上???????
③某基因的頻率即該基因在種群個體總數中所占的比例???????
④大腸桿菌的基因呈線性排列在染色體上???????
⑤人體內的所有體細胞含有的基因相同
A.一項?B.兩項?C.三項?D.四項
【答案】A
【解析】
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
2、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基因在染色體上,并且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
3、基因和性狀的關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
4、基因和脫氧核苷酸的關系:每個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個脫氧核苷酸。
5、基因和遺傳信息的關系: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堿基對)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①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是有遺傳效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①正確;
②基因主要位于染色體上,此外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含有少量的基因,②錯誤;
③基因頻率是指在一個種群基因庫中,某個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例,③錯誤;
④大腸桿菌是原核生物,其細胞中不含染色體,④錯誤;
⑤人體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細胞器,不含基因,⑤錯誤;
故選A。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 )
A.甲狀腺激素與腎上腺素?B.腎上腺素與胰高血糖素
C.生長激素與甲狀腺激素?D.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為了解高二學生血糖含量情況,在醫院的協助下對高二學生進行空腹血常規檢查,并就血糖含量進行了統計,統計數據如下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統計結果 | 血糖含量 | |
甲組 | 458人 | 0.8~1.2g/L |
乙組 | 2人 | 1.6~2.3g/L |
丙組 | 10人 | 0.5~0.6g/L |
?
?
A.乙組胰島素含量肯定偏低,丙組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偏低
B.乙組同學屬于高血糖,可能患糖尿病
C.丙組同學可能會出現頭暈、昏厥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
D.甲組同學的血糖屬于正常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湖泊形成于14000年前,當時覆蓋周圍地區的冰川融化了。起初沒有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湖中出現了無脊椎動物和其他動物。根據進化理論對這個湖中當前生物群落的形成過程的解釋合理的是(??? )
A.無脊椎動物和其他動物的出現是一開始經過長時間的遷徙和進化的結果
B.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突變在發生,自然選擇使部分突變被保留
C.種群內個體間的基因差異較小,可以進行基因交流
D.共同由來學說能科學地解釋物種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氰酸是野生型三葉草產生的一種有自我保護作用的化學物質。用兩株偶然得到的無法產生氰酸的三葉草植株(突變株1和突變株2)及野生型三葉草進行雜交實驗,F1自交得F2 得到如表結果:
雜交 | F1表型 | F2表型 |
突變株1×野生型 | 有氰酸 | 753有氰酸,247無氰酸 |
突變株2×野生型 | 無氰酸 | 1342無氰酸,452有氰酸 |
突變株1×突變株2 | 無氰酸 | 1180無氰酸,270有氰酸 |
?
已知野生型的基因型為aaBB,與氰酸合成有關的兩對等位基因中的某一對對另一對存在抑制效應,所有植株均種植在同一自然環境中,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突變株1的產生是因為體內與氰酸合成有關的基因發生了隱性突變,是純合子
B.長時間來看,突變株1與突變株2雜交后代形成的種群中無氰酸個體將占大多數
C.突變株2的產生是因為與抑制效應有關的基因發生了顯性突變,基因型為AABB
D.若突變株1與野生型雜交組的F2中B的基因頻率為50.2%,則有氰酸植株中純合子占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命科學發展過程中,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是( )
①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②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 ③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④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 ⑤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組織液大量積累在組織間隙會導致組織水腫。下列各項不會引起組織水腫的是(??? )
A.營養不良,血漿蛋白含量減少?B.淋巴循環受阻
C.失水過多導致血漿滲透壓增高?D.腎小球腎炎導致蛋白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