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同源染色體交叉互換 |
B、棉花植株導入抗蟲基因 |
C、第21號染色體多一條 |
D、某基因缺失1個堿基對 |
基因重組 | 基因突變 | 染色體變異 | |
本質 | 基因的重新組合產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狀重新組合 | 基因的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產生了新的基因,出現了新的性狀 | 染色體組成倍增加或減少,或個別染色體增加或減少,或染色體內部結構發生改變 |
發生時期及其原因 | 減Ⅰ四分體時期由于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和減Ⅰ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 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和任何細胞.DNA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 | 體細胞在有絲分裂中,染色體不分離,出現多倍體;或減數分裂時,偶然發生染色體不配對不分離,分離延遲等原因產生染色體數加倍的生殖細胞,形成多倍體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1858年,德國的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的觀點 |
B、1959年,羅伯特森提出了生物膜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
C、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
D、1970年,人鼠細胞融合實驗可以說明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甲過程中可使用有關激素使母羊超數排卵 |
B、乙過程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卵母細胞和精子的成熟 |
C、“試管山羊”屬于有性生殖 |
D、丁過程中早期胚胎需移植到與供體性狀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宮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碳是生物體的核心元素,它總在每種物質結構的中央 |
B、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糖類物質,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 |
C、氨基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結構通式如圖![]() |
D、多糖、蛋白質、核酸等形成過程中要脫去一些水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1:3 | B、1:2 |
C、1:1 | D、1: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某地海底火山爆發形成了一個新島,后來又逐漸長出了很多植物 |
B、發生在冰川泥上的演替 |
C、被徹底消滅了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
D、河流因為堵塞而成沼澤,上面長出了新的植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性激素、維生素、抗體都屬于脂質 |
B、葡萄糖存在于線粒體中不存在于葉綠體中 |
C、淀粉、脂肪、膽固醇都由同種元素組成 |
D、蛋白質多樣性是由氨基酸的排序決定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細胞中的化合物是細胞的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基礎 |
B、化合物中的蛋白質、脂質和核酸是構成細胞內生命物質的主要成分 |
C、構成細胞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單獨完成某一項生命活動 |
D、構成細胞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能在無機自然界找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