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吸食嗎啡等毒品的人群中艾滋病高發,為探究嗎啡對HIV的影響,科研人員將某種溶劑配制的三種不同濃度的嗎啡分別加入到T淋巴細胞系培養液中,再向培養液加入HIV毒株,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1)將培養瓶放在______恒溫培養箱中培養,定期取細胞培養液離心,檢測______中HIV的數量。
(2)實驗中應設置對照組,具體操作是將________加入到T淋巴細胞系培養液中,再向培養液加入HIV毒株。隨著HIV感染天數增加,對照組中HIV數量_____。
(3)實驗結果表明,三種濃度的嗎啡均能________HIV增殖,但是最大濃度(10-8mol/L)嗎啡效果卻并非最佳,科研人員推測其原因之一可能是高濃度嗎啡會_______T淋巴細胞的增殖。
(4)納洛酮的化學結構與嗎啡相似,可用于嗎啡成癮的臨床治療?蒲腥藛T進一步研究了納洛酮對HIV增殖的影響,將不同試劑分別加入到被HIV感染的T淋巴細胞系培養液中,定期檢測HIV的含量(10-3g /mL),結果如下表。
組別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嗎啡組 | 5.59 | 31.73 | 81.77 | 243.0 |
嗎啡和納洛酮組 | 1.96 | 8.11 | 15.36 | 41.23 |
納洛酮組 | 1.97 | 8.10 | 15.81 | 42.30 |
對照組 | 1.93 | 8.03 | 15.30 | 41.01 |
①該實驗中使用的嗎啡濃度應為________。
②由實驗結果表明,納洛酮________HIV的增殖,________嗎啡對HIV增殖的影響。
(1)CO2(1分) 上清液 (2)等量的不含嗎啡的同種溶劑 增加
(3)促進 抑制 (4)①10-10mol/L ②不影響 阻滯(或“消除”)
【解析】
試題分析:(1)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嗎啡對HIV的影響,自變量是嗎啡濃度,所以培養條件是無關變量,對照實驗中無關變量要相同且適宜,所以應將培養瓶放在CO2恒溫培養箱中培養,CO2可維持培養液PH值相對穩定;HIV侵染T淋巴細胞后會增殖導致細胞裂解死亡,將HIV釋放到細胞外的上清液中,因此可定期取細胞培養液離心,檢測上清液中HIV的數量。
(2)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對照組應將等量的不含嗎啡的同種溶劑加入到T淋巴細胞系培養液中。隨著HIV感染天數增加,HIV不斷增殖導致HIV數量增加。
(3)分析坐標曲線可知,與對照組相比,三種不同濃度的嗎啡均能促進HIV增殖;但是最大濃度(10-8mol/L)嗎啡效果卻并非最佳,其原因可能是高濃度嗎啡會抑制T淋巴細胞的增殖,導致HIV寄主細胞不足而影響增殖。
(4)①分別計算表中嗎啡組/對照組數據的比值,與曲線圖中嗎啡濃度為10-10mol/L的曲線走勢一致,因此該實驗中使用的嗎啡濃度應為10-10mol/L。
②由實驗結果表明,納洛酮組與對照組數值基本一致,說明納洛酮不影響HIV的增殖;嗎啡和納洛酮組與嗎啡組比較數值明顯降低,說明納洛酮能阻滯嗎啡對HIV增殖的影響。
考點:本題考查生物學實驗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實驗設計應遵循的原則和要點,把握實驗操作及實驗結果處理的方法,能合理分析實驗結果并得出正確結論,解決相關生物學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月考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請根據調查某雙子葉草本植物種群密度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樣方法調查時,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 ,不能摻入主觀因素。常用的取樣方法有 __ ___和 _____,其中 ______(方法)適用于調查地塊的長與寬相差不大的地塊。
(2)調查不同的植物類型時樣方面積應該不同,如調查喬木種群密度時樣方面積要比調查草本植物種群密度時的樣方面積 _____(填“大”或“小”)。
(3)在樣方中統計植物數目時,若有正好長在邊界線上的,只計算_ ________個體。
(4)若某長條形地塊長、寬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個樣方,則抽樣時相鄰樣方的中心距離為 _。若調查中小樣方為1m×1m,對某種植物種群調查的結果為:12、18、16、16、15、13、15、11、13、13,則所調查種群的密度為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大同市高三第三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分化是多細胞生物生命歷程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下列有關細胞分化的敘述正確的
A.細胞分化導致基因選擇性表達,細胞種類增多
B.蝌蚪發育時尾巴消失的過程沒有發生細胞分化
C.漿細胞能進行mRNA的合成,說明它已經產生了分化
D.癌細胞類似于胚胎細胞,都脫離了細胞的正常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邢臺市捷徑高考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如圖表示赤霉素對植物體內生長素含量的調節關系。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示中X表示赤霉素對生長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作用,這種作用很可能是通過降低該過程中________實現的。
(2)赤霉索與生長素表現出激素間相互作用類型中的________作用。
(3)設計實驗驗證赤霉素能提高生長素含量。完成實驗思路并預測結果。
實驗材料:生長狀況相同的燕麥胚芽鞘3個、赤霉素溶液、蒸餾水、瓊脂塊、刀片等。
①實驗思路:用________處理2個燕麥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胚芽鞘彎曲的方向。
②預測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邢臺市捷徑高考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反射弧的模式圖(a、b、c、d、e表示反射弧的組成部分,I、II表示突觸的組成部分),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II處發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B.刺激b處,在d處可檢測到電位變化
C.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后會被酶分解
D.刺激d處,膜內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第二學期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細胞器與其中存在的物質,對應關系不合理的是
A.線粒體—葡萄糖 B.葉綠體—[H](NADPH)
C.溶酶體—水解酶 D.內質網—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桐城市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某種微生物種群中分離出5種單基因突變體(1、2、3、4、5),它們不能合成生長所需的物質G,在合成G的途徑中,A、B、C、D、E都是必須的并按一定先后順序出現的中間產物,但不知這些物質合成G的具體順序。通過向基本培養基中分別添加這幾種物質,再檢測它們對各種突變體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
突變體類型 | 向培養基中添加的物質 | |||||
A | B | C | D | E | G |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注:“+”表示生長;“-”表示不生長。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類型5的基因突變使其喪失合成物質A的能力
B.類型5的基因突變使其喪失合成物質B的能力
C.類型2的基因突變使其喪失合成物質C的能力
D.類型2的基因突變使其喪失合成物質D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高二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人體某反射弧結構的模式圖,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突觸包括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
B.d點受刺激時,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
C.c結構決定了神經沖動只能從 a 處傳導到 b 處
D.該反射弧的傳遞方式只有電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五市十校高三3月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果實在成熟之后發生的細胞呼吸突然升高的現象稱為呼吸躍變,是果實成熟達到可食程度的標志。下圖為香蕉成熟后細胞CO2釋放量和乙烯含量變化曲線,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呼吸躍變導致乙烯含量劇增
B.呼吸躍變是果實成熟的標志
C.乙烯含量增加可能誘導呼吸酶的合成
D.乙烯的增加促進了果實的發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