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此技術的關鍵是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 |
B. | 此技術將Ppc基因導入水稻常用農桿菌轉化法 | |
C. | 此技術可用抗原抗體雜交檢測基因是否正常轉錄 | |
D. | 此技術是否成功必須測定轉基因植株與非轉基因植株的光合效率對照 |
分析 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
(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
(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細胞法.
(4)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分子水平上的檢測: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個體水平上的鑒定:抗蟲鑒定、抗病鑒定、活性鑒定等.
解答 解:A、轉基因技術的核心步驟是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A正確;
B、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農桿菌轉化法,B正確;
C、此技術可用分子雜交檢測基因是否正常轉錄,C錯誤;
D、利用轉基因技術將Ppc基因轉入水稻體內可以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因此此技術是否成功必須測定轉基因植株與非轉基因植株的光合效率對照,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驟,掌握基因工程各操作步驟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培養條件 | 加蔗糖 | 不加蔗糖 |
光 | 正常生長,分化 | 不生長,死亡 |
暗 | 只生長,不分化 | 不生長,死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土壤溶液的濃度低于細胞液的濃度 | |
B. | 土壤中缺少肥料 | |
C. | 土壤溶液的濃度高于植物細胞液的濃度 | |
D. | 土壤溶液pH太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DP與ATP都含有C、H、O、N、P元素 | |
B. | ATP中的“A”與ADP中“A”不屬同一物質 | |
C. | 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時,ATP由葉綠體基質向類囊體轉移 | |
D. | 生命活動需要不斷消耗ATP,但不會消耗完,原因是細胞中ATP含量很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胚胎分割--得到性別不同的個體 | B. | 莖尖分生組織培養--獲得脫毒苗 | ||
C. | 轉基因技術--乳腺生物反應器 | D. | 蛋白質工程--獲得新的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在植物細胞內,物質A可以代表淀粉 | |
B. | 通常在動植物細胞中都能發生的過程有②③④⑤ | |
C. | 在缺氧狀態下,⑤過程發生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 | |
D. | ①過程產生的ATP可用于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TCB濃度(mg•L-1) | 蛋白質含量(μg•mg-1) | ||
金藻 | 角毛藻 | 扁藻 | ||
1 | 0 | 58 | 52 | 63 |
2 | 1 | 56 | 46 | 60 |
3 | 5 | 47 | 40 | 47 |
4 | 10 | 17 | 24 | 26 |
5 | 15 | 12 | 21 | 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丙表示分解者,一定是原核生物 | |
B. | 丁的 CO2含量增加將導致臭氧層破壞 | |
C. | 丁→甲可以表示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 | |
D. | 乙、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捕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大腸桿菌無線粒體,有核糖體 | B. | 酵母菌有線粒體,也有葉綠體 | ||
C. | 水稻葉肉細胞有葉綠體,也有液泡 | D. | 小鼠肝細胞有線粒體,也有內質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