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生態系統是四川盆地重要的農田生態系統,卷葉螟和褐飛虱是稻田中兩種主要害蟲,擬水狼蛛是這兩種害蟲的天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害蟲與擬水狼蛛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
B.防治稻田害蟲,可提高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
C.精耕稻田與棄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異 |
D.用性外激素專一誘捕卷葉螟,短期內褐飛虱種群密度會下降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凝膠色譜法分離蛋白質時,凝膠的種類較多,但其作用的共同點是( )
A.改變蛋白質分子通過凝膠時的路徑 |
B.吸附一部分蛋白質,從而影響蛋白質分子的移動速度 |
C.將酶或細胞固定在細胞中 |
D.與蛋白質分子進行化學反應,從而影響其移動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循環進行的 |
B.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時逐級遞減 |
C.次級消費者屬于第二營養級 |
D.圖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草原生態系統比農田生態系統的群落結構復雜 |
B.環境條件分布不均勻是形成群落水平結構的原因之一 |
C.我國南方熱帶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謝活動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D.植物可通過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參與生態系統的碳循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生物興趣小組為了調查兩個河口水域的水母類動物類群(甲、乙)的種類組成及其數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撈網(網口內徑50 cm,網身長145 cm,網目孔徑0.169 mm)各隨機取樣3次,調查結果如表(單位:個):
| 物種 1 | 物種 2 | 物種 3 | 物種 4 | 物種 5 | 物種 6 | 物種 7 | 物種 8 | 物種 9 | 物種 10 | |
甲類群 | 樣本1 | 55 | 10 | 0 | 15 | 12 | 0 | 42 | 0 | 21 | 10 |
樣本2 | 52 | 30 | 0 | 23 | 13 | 0 | 41 | 0 | 22 | 12 | |
樣本3 | 48 | 20 | 0 | 20 | 15 | 0 | 39 | 0 | 20 | 11 | |
乙類群 | 樣本1 | 33 | 40 | 12 | 40 | 0 | 10 | 25 | 11 | 15 | 22 |
樣本2 | 35 | 60 | 10 | 41 | 0 | 12 | 30 | 14 | 17 | 21 | |
樣本3 | 34 | 50 | 18 | 35 | 0 | 11 | 26 | 12 | 16 | 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調查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A.灰喜鵲種群密度可用標志重捕法調查 |
B.蚜蟲的種群密度可用樣方法進行調查 |
C.蒲公英種群密度用樣方法進行統計 |
D.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可用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2008年,在重慶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體中發現了一種數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盲魚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誘導基因突變的結果 |
B.種群密度是限制盲魚種群增長的關鍵生態因素 |
C.洞內水體中溶解氧的增加將提高盲魚種群的K值 |
D.盲魚作為進化研究的材料體現生物多樣性間接使用價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真核生物染色體上DNA分子復制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DNA分子復制是從多個起點同時開始的 |
B.圖中DNA分子復制是邊解旋邊雙向復制的 |
C.真核生物DNA分子復制過程需要解旋酶 |
D.真核生物的這種復制方式提高了復制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