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幽門螺桿菌簡稱Hp,主要寄生在胃幽門、胃竇等附近的黏膜上,是人類至21世紀初唯一的已知胃部細菌。 Hp可產生高活性的尿素酶。
(1)制備幽門螺桿菌培養基時,需將培養基的pH調至 性。 培養皿進行滅菌的常用方法是 。倒平板時要待平板冷凝后,將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
(2)圖①表示的是用 法接種培養后得到的結 果。圖②是在純化過程中通過 法分離培養的結果,在培養基上接種時接種環需通過灼燒滅菌,完成圖中劃線操作,至少需要灼燒接種環 次。
(3)為檢測某人體內是否感染了Hp,可讓其服用14C標記的 ,定時收集呼出的氣體,通過分析呼氣中14C標記的CO2的含量即可判斷。該檢測方法和卡爾文研究光合作用的方法一樣可稱為 法。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蛋白質(%) | 脂質(%) | 核酸(%) | |
細胞器A | 67 | 20 | 微量 |
細胞器B | 59 | 40 | 0 |
細胞器C | 61 | 0 | 39 |
A. | 若細胞器 A是線粒體,其中能完成的生理過程是: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 |
B. | 細胞器B只含有蛋白質和脂質,可推測其是線粒體 | |
C. | 細胞器C中進行的生理過程有水產生 | |
D. | 藍藻細胞和該細胞相比較,沒有細胞器A、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上學期練習(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 )
A. 甲組所取細胞的細胞質中無RNA分布
B. 乙組實驗中未用鹽酸處理鱗片葉內表皮
C. 丙組實驗中研磨不夠充分是主要原因
D. 丁組實驗中可能未觀察到分生區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植→花藥離體培養→單倍體幼苗→秋水仙素處理→純合體 | |
B. | 種植→秋水仙素處理→純合體 | |
C. | 種植→F1→選雙隱性者→純合體 | |
D. | 種植→秋水仙素處理→花藥離體培養→純合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程①和②只能分別發生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 |
B. | 過程①產生的能量全部儲存在ATP中 | |
C. | 過程①和②均能產生[H]但二者還原的物質不同 | |
D. | 過程②產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來自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