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樞,促進呼吸運動 | |
B. | 內環境的穩態就是指滲透壓、溫度、PH這三個指標的相對穩定 | |
C. | 蛋白質的消化產物被人體所吸收并轉化為組織蛋白的過程中,至少穿過的磷脂分子成熟時14層 | |
D. | 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的過程發生在內環境中 |
分析 內環境穩態是在神經、體液和免疫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機體的各器官,系統的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的;內環境中血糖含量、溫度、pH等保持在適宜的范圍內,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知識,根據選項描述結合基礎知識做出判斷.
解答 解:解:A、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樞腦干,促進呼吸運動,A錯誤;
B、內環境的穩態就是指組成內環境的成分和內環境的各種理化性質相對穩定,B錯誤;
C、蛋白質的消化產物氨基酸被人體所吸收并轉化為組織蛋白的過程中,至少要穿過小腸壁細胞(2層膜),1層毛細胞血管壁細胞(2層膜),通過兩次毛細血管壁(第一次是從組織液進入血漿,第二次是從血漿進入組織液),共是4層膜,進入組織細胞1層,共為7層膜,每層膜是由2層磷脂分子組成,共14層,C正確;
D、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的過程發生在細胞內,不發生在內環境中,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內環境的作用、內環境穩態,要求考生識記內環境的組成、內環境的作用以及內環境穩態的概念,明確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性質能保持相對穩定,而不是恒定不變.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自變量是底物和酶 | B. | 指示劑均可用碘-碘化鉀溶液替代 | ||
C. | 組3的結果是紅黃色沉淀 | D. | 實驗結果證明酶有專一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49}$ | B. | $\frac{2}{49}$ | C. | $\frac{4}{49}$ | D. | $\frac{8}{4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甲中,a、b兩點葉綠體內三碳化合物含量的變化趨勢相同 | |
B. | 圖乙中,a、b兩點神經纖維膜內外Na+濃度差不同 | |
C. | 圖丙中,a、b兩點細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速率相等 | |
D. | 圖丁中,a、b兩點分別表示莖向光彎曲時向光側和背光側的生長素濃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蛋白質和磷脂雙分子層 | |
B. | 每一個單體都以碳鏈為基本骨架 | |
C. | 細胞骨架由蛋白質纖維組成 | |
D. | 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25}$ | B. | $\frac{1}{50}$ | C. | $\frac{1}{101}$ | D. | $\frac{1}{2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b中含有放射性,說明與①過程中培養時間的長短有關 | |
B. | 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與②過程中攪拌是否充分有關 | |
C. | 理論上,b中不應具有放射性 | |
D. | 上述實驗過程并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裸巖上發生的群落演替歷程短 | |
B. | 群落演替的總趨勢是生物多樣性降低 | |
C. | 人類活動會影響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
D. | 廢棄農田上發生的是群落的初生演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