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基因表達的過程中,圖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質或結構依次為mRNA、核糖體、肽鏈 |
B、圖中Ⅴ是葉綠體中的小型環狀DNA,Ⅴ上的基因表達的產物是LUS,物質Ⅵ具有催化某種高分子物質合成的作用,則Ⅵ是DNA聚合酶 |
C、據圖可知,基因表達過程中轉錄發生的細胞部位是細胞核和葉綠體基質 |
D、由SSU和LUS組裝成的Rubisco能催化過程C5→2C3,由此推測Rubisco存在于葉綠體基質中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遺傳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B1和B2 |
B、染色體數目相同的是B1和C1、B2和C2 |
C、DNA數目相同的是A1和B1、A2和B2 |
D、染色體形態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一項 | B、二項 | C、三項 | D、四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在寒冷環境中,激素①的分泌減少,③的分泌增加 |
B、切除垂體后,①的分泌會增加,③的分泌會立即停止 |
C、切除甲狀腺后,①和②的分泌會增加,但不促進代謝 |
D、給動物注射③,反饋調節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發光源用磷光桿菌的線粒體合成的ATP提供的能量 |
B、磷光桿菌的遺傳物質徹底水解的產物有6種 |
C、磷光桿菌的基因中一定有與RNA聚合物的結合位點 |
D、磷光桿菌分裂繁殖時可能發生基因突變,不發生基因重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一定是能合成胰島素的細菌 |
B、一定是能合成抗體的人類細胞 |
C、有可能是合成胰島素的細菌 |
D、一定不是合成抗生素的細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種群必須經過地理隔離,才能達到生殖隔離 |
B、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都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
C、基因突變產生的新基因、不定向地改變了種群的基因頻率,對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 |
D、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顯性基因頻率比隱性基因頻率增加得快,有利于產生適應環境的新性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膽固醇、油脂酸、油脂酶 |
B、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
C、淀粉、半乳糖、糖原 |
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核膜上的核孔便于細胞核和細胞質之間有選擇地交流大分子物質,體現了膜的選擇透性 |
B、成熟植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與液泡、細胞膜等結構有關 |
C、心肌細胞中的線粒體數量較多與細胞消耗能量較多有關 |
D、細胞內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有聯系,在功能上也有聯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