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科研上鑒別死細胞和活細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 |
B. | 研究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組成成分和功能,常用差速離心法將細胞器分離出來 | |
C. | 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這種模型就是數學模型 | |
D. | 通常可以用菠菜葉稍帶些葉肉的下表皮,觀察葉綠體 |
分析 1、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但死細胞沒有,用臺盼藍可將死的動物細胞染成藍色.
2、因為各種細胞器的密度不同,用差速離心法可將各種細胞器分離開來.
3、模型法: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這種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體的實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則通過抽象的形式來表達.
①物理模型:以實物或圖片形式直觀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②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來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質特征的模型.如:對真核細胞結構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的解釋、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解釋模型等.
③數學模型: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如:酶活性受溫度(PH值)影響示意圖,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等.
解答 解:A、鑒別死細胞和活細胞常用“染色排除法”,如用臺盼藍可將死的動物細胞染成藍色,A正確;
B、利用細胞內各細胞器的比重不同,在分離時常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差速離心法)將細胞器分離出來,B正確;
C、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這種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數學模型是曲線圖和數學方程式等,C錯誤;
D、觀察葉綠體時,可以選擇稍帶些葉肉的菠菜葉下表皮細胞進行觀察,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酒精的鑒定、觀察葉綠體、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等實驗以及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值是環境的最大負荷量,不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 |
B. | 種群數量達到e點時,種群增長率為零 | |
C. | 若圖示蝗蟲種群增長曲線,則防治蟲害應在c點之后 | |
D. | 若圖示草履蟲種群增長曲線,則環境阻力出現在c點之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分化發生在多細胞生物的整個生命過程中 | |
B. | 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 |
C. | 細胞分化使多細胞生物體中的細胞功能趨向專門化 | |
D. | 細胞分化是由細胞內遺傳信息執行情況不同導致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比例有關 | |
B. | 細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 |
C. | 細胞體積過大不利于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 |
D. | 細胞內各種細胞器的數目和種類限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物理射線處理植物 | |
B. | 對遠緣雜交的后代進行連續自交選擇 | |
C. | 用花藥培育獲得植物 | |
D. | 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成分 | 水 | 蛋白質 | DNA | RNA | 糖類 | 脂類 | 代謝中間產物 | 無機 離子 |
相對含量(%) | 70 | 15 | 1 | 6 | 3 | 2 | 2 | 1 |
分子 種類 | 1 | 3000 | 1 | 1000 | 50 | 40 | 500 | 12 |
A. | DNA是所有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 | |
B. | 脂類物質主要存在于細菌的細胞膜上 | |
C. | 蛋白質種類的多樣性與其承擔的功能多樣性密切相關 | |
D. | 每一種糖類平均能形成10種中間產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動物細胞培養需使用胃蛋自酶制備細胞懸液 | |
B. | 植物組織培養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配比會影響組織分化 | |
C. | 植物有性雜交和體細胞雜交都能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 | |
D. | 轉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劑基因,不可能通過花粉傳入環境中造成基因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