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物鏡、管鏡和目鏡組成.標本經物鏡和管鏡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實象;實象經目鏡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虛象.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將長或者是寬放大,顯微鏡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
顯微鏡放大倍數越大,細胞數目越少,細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數越小,細胞數目越多,細胞越小.
物鏡長短與放大倍數呈正相關,即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目鏡長短與放大倍數成相反關系,即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倍數與裝片的距離是相反關系,即距離越大,放大倍數越小.
解答 解:(1)A、轉動轉換器,可以換用不同放大倍數的物鏡,A錯誤;
B、調節細準焦螺旋,可以微調物鏡與玻片標本之間的距離,B正確;
C、調節光圈,只能調節視野亮度,而不能調節視野大小,C錯誤;
D、調節反光鏡,可以調節視野的亮度,D正確.
故選:AC.
(2)顯微鏡是呈現的倒立的虛像,圖中3位于視野的左下方,實際上它在載玻片的右上方,因此要將圖中3所指的細胞移到視野的中央進行觀察,則裝片應向左下方向移動.
(3)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將長或者是寬放大,面積則是放大倍數的平方倍.已知原來物鏡為40×,現在換用10×的物鏡去觀察相同部位的細胞,則細胞的放大倍數縮小4倍.圖中視野看到4個細胞,則換上低倍鏡后,按理論計算,視野內可容納的完整細胞數目=4×42=64個.
(4)物鏡一端有螺紋,并且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目鏡無螺紋,并且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并且物鏡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與裝片之間距離越短,甲、乙一端有螺紋,為物鏡,甲較長,故甲的放大倍數大;丙、丁無螺紋,為目鏡,丁較短,放大倍數大.則放大倍數最大的鏡頭組合是甲和丁.
(5)觀察玻片標本時,若發現視野左側較暗,右側較亮,則應調節反光鏡,使得光照均勻.
故答案為:
(1)AC
(2)左下
(3)64
(4)甲和丁
(5)D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顯微鏡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等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掌握物鏡、目鏡長短與放大倍數之間的關系;明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長或者是寬被放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上海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在電子顯微鏡下,放線菌和霉菌中都能觀察到的結構是
A.核糖體和質膜 B.線粒體和內質網
C.核糖體和擬核 D.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全國卷3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用某種高等植物的純合紅花植株與純合白花植株進行雜交,F1全部表現為紅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紅花為272株,白花為212株;若用純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給F1紅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紅花為101株,白花為302株。根據上述雜交實驗結果推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純合體
B. F2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種
C. 控制紅花與白花的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類型比紅花植株的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2中無性狀分離 | |
B. | F2中性狀分離比為3:1 | |
C. | F2紅葉個體中雜合子占$\frac{2}{5}$ | |
D. | 在F2中首次出現能穩定遺傳的紫葉個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中都有DNA和RNA | B. | 都能進行有絲分裂 | ||
C. | 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 D. | 翻譯都在核糖體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在研究種群中基因頻率變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
B. | 進化改變的是群體而不是個體 | |
C. | 物種形成包括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三個基本環節 | |
D. | 突變可以改變生物進化的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圖可推斷,決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長發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體上 | |
B. | 過程Ⅰ依賴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特點,也體現了細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 |
C. | 過程Ⅰ存在基因重組,過程Ⅱ存在染色體變異,只有后者可以用顯微鏡觀察 | |
D. | 若陰陽蝶能產生配子,雌配子正常,雄配子只有一半是正常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