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神經遞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靜息時,K+外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受刺激后,Na+內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
解答 解:(1)完成縮手反射的神經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當接受刺激時,興奮在該結構中的傳導只能由感受器到效應器,故途徑是:E→A→B→C→D.反射必須依賴于物質的反射弧,刺激傳出神經時,效應器作出反應的現象由于反射弧不完整,不屬于反射.
(2)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中B、C處有突觸結構.興奮在突觸部位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是只有突觸前膜能釋放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縮手反射的中樞位于脊髓,屬于低極神經中樞,而高級神經中樞對低極神經中樞有控制作用.
(3)受到適宜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內外電位發生變化,發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刺激使膜對離子的通透性發生改變,導致Na+大量涌入細胞,在受刺激部位與未受刺激部位之間形成局部電流,使興奮沿著神經纖維傳導.
(4)肉毒桿菌毒素能抑制運動(傳出)神經末梢突觸前膜乙酰膽堿的釋放,微量注射此毒素可以阻斷興奮的傳遞過程,使肌肉松弛性麻痹而達到除皺的功效,這種毒素作用的效應器是肌肉,是圖1中的D處.
(5)神經細胞靜息時,K+外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受刺激后,Na+內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神經細胞的靜息電位是由于K+外流所致,所以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劑)后,對靜息電位沒有影響.故選:A.
故答案為:
(1)反射弧 E→A→B→C→D 不屬于
(2)B和C 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調控(控制)
(3)Na+內流
(4)興奮的傳遞 D
(5)A
點評 本題考查反射弧和突觸結構以及神經興奮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正確表示基因操作“四步曲”的是( )
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③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的結合
④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外界溶液濃度(mol/L) | 0.15 | 0.2 | 0.25 | 0.3 |
質壁分離 | 不分離 | 剛分離 | 顯著 | 顯著 |
A. | ≥0.2 | B. | 0.15<土壤溶液<0.3 | ||
C. | <0.2 | D. | ≤0.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塊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魚以及其他生物 | |
B. | 一片池塘中的全部鯽魚 | |
C. | 一塊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 |
D. | 一塊棉田中的全部幼蚜,(蚜蟲是一種害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恩施州高中教育聯盟高二下學期期末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某植物生長的影響,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曲線表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P點表示最適濃度
B.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扦插枝條,生根數量可能會相同
C.濃度大于M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植物某器官,因受到抑制導致該植物不生長
D.若圖中所示曲線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該植物芽生長的影響,若頂芽處的生長素濃度為P,則靠近頂芽的側芽處的生長素濃度一般大于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年湖北省高三8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吞噬細胞與肌肉細胞相比,溶酶體的含量較多
B.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在其中生成的產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葉綠體是所有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含有DNA、蛋白質和磷脂等成分
D.能形成囊泡的細胞結構只有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