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30分鐘后紅墨水移動情況 | ||
測定呼吸作用強度 | 甲裝置 | 左(填“左移”或“右移”)2.5厘米 |
乙裝置 | 右移0.5厘米 | |
測定凈光合作用強度 | 甲裝置 | 右(填“左移”或“右移”)5.5厘米 |
乙裝置 | 右移0.5厘米 |
分析 分析題圖:碳酸氫鈉溶液能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并在實驗過程中起到維持密閉裝置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恒定作用;氫氧化鈉溶液能除去密閉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測定植物細胞呼吸時,植物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因此體積減小,液滴左移.測定凈光合作用時,植物在光下產生氧氣,使容器體積增大,液滴右移.
解答 解:(1)要測光合作用強度必須先測呼吸作用強度,在測呼吸作用強度時一定要將實驗裝置置于黑暗條件下,使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用NaOH溶液除去玻璃鐘罩內的CO2,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一定量O2,釋放等量CO2,而CO2被NaOH溶液吸收,根據玻璃鐘罩內氧氣體積的減少量即可測呼吸作用強度.
(2)凈光合作用強度的測試實驗要滿足光合作用的條件:充足的光照、一定濃度的CO2(由NaHCO3溶液提供),光合作用過程中消耗一定量CO2,釋放等量O2,而CO2由NaHCO3溶液提供,因此,玻璃鐘罩內氣體體積的變化只受O2釋放量的影響,而不受CO2氣體減少量的影響.所以甲、乙兩裝置D中放入NaHCO3溶液,乙裝置作為對照組.
(3)根據以上裝置可得,在測定呼吸作用速率時,裝置中氣體量主要是氧氣的消耗,因此甲裝置中液滴左移;在測定凈光合速率時,由于二氧化碳維持相對穩定,氣體變化主要是光合作用氧氣的凈釋放,因此液滴右移.
(4)對照裝置乙中紅墨水滴右移是環境因素(如溫度變化等)對實驗影響的結果,實驗裝置甲同樣也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量等于玻璃鐘罩內氧氣體積的改變量,即2.5+0.5=3(g/半小時),則該植物呼吸作用速率是6g/小時;根據凈光合作用的測定值是5.5-0.5=5(g/半小時),白天光照15小時的凈光合作用量是(5×2)×15=150(g),一晝夜葡萄糖的積累量是15小時光合作用實際量減去24小時呼吸作用消耗量,等同于15小時的凈光合作用量減去9小時的呼吸作用消耗量,即10×15-6×9=96(g).
故答案為:
(1)NaOH 遮光
(2)NaHCO3 光照強度、溫度等相同且適宜
(3)左 右
(4)6 96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線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和計算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②③ | C. | ②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競爭、捕食、共生 | B. | 共生、捕食、競爭 | C. | 競爭、共生、捕食 | D. | 捕食、競爭、共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只能進行無氧呼吸 | |
B. | 釀酒時密封是為了促進酵母菌的無氧呼吸 | |
C. | 無氧呼吸的產物與細胞中呼吸酶的種類有關 | |
D. | 長跑時,人體產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共同產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瓶 | B. | 乙瓶 | C. | 丙瓶 | D. | 丁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等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小島是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現在島上物種豐富,椰樹成蔭,景色優美,已發展為旅游勝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椰樹苗與椰樹在垂直結構上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
B.游人與島上生物存在競爭、寄生、捕食的關系
C.群落生物數量是區分該島嶼群落與其它群落的重要特征
D.該島嶼形成后進行群落演替的過程中,后一階段優勢物種的興起,會造成前一階段優勢物種的消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普通班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老年癡呆癥患者的腦血管中有一種特殊的β淀粉樣蛋白體,它的逐漸積累可能導致神經元損傷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變會導致β
淀粉樣蛋白體的產生和積累。下列技術不能用于老年癡呆癥治療的是
A.胚胎移植技術 B.胚胎干細胞技術
C.單克隆抗體技術 D.基因治療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