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
A.本實驗可用吡羅紅代替龍膽紫溶液為染色體染色
B.該實驗的基本操作過程包括取材→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
C.有絲分裂前期,可觀察到細胞內染色體整齊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D.質量分數為15%鹽酸和質量分數為30%酒精混合液起解離作用
【答案】B
【解析】
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
1.解離: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點取根,因此時間是洋蔥根尖有絲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溶液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溫下解離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軟后,用鑷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約10min。
3.染色:把洋蔥根尖放進盛有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的培養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凈載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將染色的根尖用鑷子取出,放入載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鑷子尖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再加一載玻片。然后,用拇指輕輕地壓載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載玻片,既制成裝片。
5.觀察:(1)低倍鏡觀察把制成的洋蔥根尖裝片先放在低倍鏡下觀察,要求找到分生區的細胞,特點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分裂。
(2)高倍鏡觀察找到分生區的細胞后,把低倍鏡移走,直接換上高倍鏡,用細準焦螺旋和反光鏡把視野調整的既清晰又較亮,直到看清細胞物象為止。
A、吡啰紅是對RNA進行染色,而不能對染色體染色,A錯誤;
B、該實驗的基本操作過程包括取材→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B正確;
C、細胞內染色體整齊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是在有絲分裂中期,C錯誤;
D、解離液是15%的鹽酸溶液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D錯誤。
故選B。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X(C3H6O2)在硫酸作催化劑時,反應得到兩種相對分子質量相等的產物,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X屬于酯類化合物B.X的結構簡式為CH3COOCH3
C.X能與Ag(NH3)2OH溶液反應D.兩種產物分別是HCOOH和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微生物培養和菌種鑒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增加微生物的濃度常用的是固體培養基
B.在無氮培養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鑒定尿素分解菌
C.在對微生物進行培養前,需要對微生物和培養基進行滅菌
D.酵母菌發酵過程產生的酒精,對其他微生物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假說一演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大遺傳定律。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孟德爾假說的內容之一是“生物體能產生數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B.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 3:1
C.孟德爾發現的遺傳規律可以解釋所有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遺傳現象
D.孟德爾作出的“演繹”是 F1 與隱性純合子雜交,預測后代產生 1:1 的性狀分離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合成蛋白質越旺盛的細胞,其核仁越發達
B.乳酸菌細胞有絲分裂前后,染色體數目一般不發生改變
C.真核細胞的核膜上有核孔,大分子物質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具有選擇性
D.噬菌體能利用大腸桿菌的核糖體和內質網合成自身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顯微鏡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有( )
A.標本染色較深,觀察時可選用凹面反光鏡和調大光圈
B.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指物像的面積或體積的放大倍數
C.若要換用高倍物鏡觀察,需先升鏡筒,以免鏡頭破壞玻片標本
D.標本較大時,在高倍鏡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鏡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草原中有黑尾鹿種群,也有其主要捕食者美洲獅和狼。1905年以來,該地黑尾鹿群保持在4000頭左右的水平,為了發展鹿群,美洲獅和狼被大量獵殺,鹿群數量開始上升。到1925年達到最高峰,約有10萬頭,由于連續多年的過度利用,草場極度退化,結果使鹿群數量猛降。
(1)多數情況下鹿的雌雄個體常常分群活動,有人提出“鹿角效應”假說來解釋這種同性聚群現象,即一群形態相同的食草動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風險。草原上的雌鹿群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作一個種群。草原上鹿群的這種同性聚群分布屬于種群的___________特征。
(2)美洲獅和狼的存在,在客觀上對鹿群進化起促進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__。
(3)美洲獅和狼的存在對該草原群落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原因____________。
(4)美洲獅和狼一般不能將所有的鹿吃掉,否則自己也無法生存,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該策略對人類利用生物資源的啟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酶的論述錯誤的是( )
A.酶的數量因參與化學反應而減少
B.在0℃~37℃范圍內,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提高
C.有些酶水解之后的產物可能是核糖核苷酸
D.酶的合成場所可能是核糖體或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條由39個氨基酸形成的環狀多肽,其中有4個谷氨酸(R基為一CH2一CH2一COOH),則該多肽( )
A.可能沒有游離氨基B.有38個肽鍵
C.至少有5個游離羧基D.至多有36種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