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物種在不斷進化
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
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
D.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一上期中考試生物(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以下是生物體內四種有機物的組成與功能關系圖,請據圖回答:
(1)物質D的基本元素組成是____________;小麥種子細胞中,物質E是指________。
(2)物質C的結構通式是_______________,它們相互結合的方式叫做 。已知G含有由504個C組成的四條鏈,則C相互結合過程中分子量減少了 ;常用 試劑鑒定G。
(3)人體中,單體D的種類有________種;H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用______染色劑將口腔上皮細胞染色,可觀察到顯微鏡下的細胞核呈_____色。
(4)相同質量的E和F徹底氧化分解,釋放能量較多的是________;導致地球上生物多種多樣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結構的多樣性;細胞核內的染色體是由圖中的____ 和___ 構成。(此題填字母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B.新陳代謝的中心
C.合成多糖的場所
D.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的統一性體現在( )
①細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
②真核細胞細胞核內有染色體,原核細胞無染色體但有擬核,其中都含有DNA
③真核細胞多種多樣,原核細胞多種多樣,而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又不一樣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1是某高等生物在生殖發育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曲線,圖2表示細胞內核DNA與染色體數目比值的變化關系。請分析回答:
(1)圖l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A過程的_______(填數字標號)階段。B過程中④到⑤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中de段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對應圖l中C過程的_____________(填數字標號)階段。
(3)圖2若表示減數分裂過程中的相關變化,則ac段對應的時期是_______,此時細胞中發生的主要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2若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的相關變化,,則cd段對應的時期是_____________。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裝片的制作流程為______________(2分),將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視野中處于_______時期的細胞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染色體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通過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可克服遠緣雜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類型
B.染色體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達水平,是有利變異
C.染色體易位不改變基因數量,對個體性狀不會產生影響
D.染色體缺失有利于隱性基因表達,可提高個體的生存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含32P的培養基培養細菌,將一個未標記的噬菌體在此細菌中培養9小時,經檢測共產生了64個子代噬菌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子代噬菌體內DNA的合成原料來自于細菌
B.噬菌體繁殖一代的時間約為1.0小時
C.子代噬菌體的所有物質都具有放射性
D.子代噬菌體不含32P個體與含32P個體的比例為1: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宜春市四校高三第一次聯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甲表示草原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質流,圖乙表示某種群遷入該生態系統一段時間內,種群密度對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響。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甲分析,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主要是通過 進入生物群落,圖中“……→”表示的是 ;物質可以反復利用的原因是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 經過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無機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圖乙可知,種群密度在 點時,種群數量的增長速率最大;在 點時,表示達到種群的環境容納量(K值)。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這一演替過程中,生產者吸收的CO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個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態系統 穩定性逐漸增強。從生態系統結構上分析,增強的原因是 。林業生產上為了使森林保持持續的更新能力,維持穩定的生產,應該采用的科學處理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某種生活在土壤表層的細菌內發生的生化反應,據此判斷它屬于何種生物
A.自養厭氧 B.異養厭氧
C.自養需氧 D.異養需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