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甲表示草原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質流,圖乙表示某種群遷入該生態系統一段時間內,種群密度對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響。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甲分析,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主要是通過 進入生物群落,圖中“……→”表示的是 ;物質可以反復利用的原因是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 經過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無機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
(2)由圖乙可知,種群密度在 點時,種群數量的增長速率最大;在 點時,表示達到種群的環境容納量(K值)。
(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這一演替過程中,生產者吸收的CO2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個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態系統 穩定性逐漸增強。從生態系統結構上分析,增強的原因是 。林業生產上為了使森林保持持續的更新能力,維持穩定的生產,應該采用的科學處理措施是 。
(1)生產者的光合作用 能量流動 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得分)
(2)C E (3)大于 抵抗力 成分變多,食物網變復雜(缺一不得分) 合理砍伐
【解析】
試題分析:(1)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主要是通過光合作用進入生物群落,圖甲表示草原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質流,其中虛線箭頭表示能量流動過程。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都可以通過呼吸作用將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2)由圖可知,在C點時,出生率與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即種群數量增長最快,在E點時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種群數量維持相對穩定,即達到K值。(3)演替過程中,生態系統的有機物積累,所以生產者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大于生物群落排出的二氧化碳量。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增強。增強的原因是生物成分增多,食物網復雜。為了使森林保持持續的更新能力,維持穩定的生產,應進行合理砍伐。
考點:本題考查生態系統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記所列知識點,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呼吸商(RQ)指單位時間內進行呼吸作用的生物釋放二氧化碳量與吸收氧氣量的比值(RQ=釋放的二氧化碳體積/消耗的氧氣體積)。下圖1表示萌發小麥種子中發生的相關生理過程,A~E表示物質,①~④表示過程。圖2表示測定消毒過的萌發的小麥種子呼吸商的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
(1)圖1中,催化過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細胞的________,物質E表示________。
(2)假設小麥種子只以糖類為呼吸底物,在25℃下經10 min觀察墨滴的移動情況,如發現甲裝置中墨滴不動,乙裝置中墨滴左移,則10 min內小麥種子發生圖1中的________(填序號)過程;如發現甲裝置中墨滴右移,乙裝置中墨滴不動,則10 min內小麥種子發生圖1中的________(填序號)過程。
(3)結合圖示過程,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可寫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與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物種在不斷進化
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體中色盲的基因頻率大于女性群體
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體中,A基因的頻率大于a基因的頻率
D.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可遺傳的變異的是
A.由于水肥充足,小麥出現穗大粒多的性狀
B.同卵雙胞胎兄弟,一個胖一些,一個瘦一些
C.在棕色獼猴的自然種群中出現了白色的獼猴
D.人由于曬太陽而使皮膚變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癌細胞容易轉移是因為
A.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B.癌細胞為球形
C.癌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
D.癌細胞體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宜春市四校高三第一次聯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下列四幅曲線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圖1中b時該植物的O2生成量為N1
B.圖2中a點植物葉肉細胞內不發生光合作用,b點表示光合作用最強
C.由圖3可看出,b點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種內斗爭也最激烈
D.若圖4表示人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組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等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三校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某植物在紅光照射下,葉肉細胞中發生的一系列生化反應(圖中的SSU、LSU和LHCP表示三種不同的蛋白質)。
請分析回答:
(1)完成圖中的過程①時,堿基間配對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過程既需要_________________作為原料,還需要與基因啟動部位結合的_________________酶進行催化。由圖分析,過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過程。
(2)若圖中的LHCP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為“—絲氨酸—谷氨酸—”,攜帶絲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碼子分別為AGA、CUU,則基因b中供轉錄用的模板鏈堿基序列為___________________。從圖中分析,LHCP合成后轉移至 上發揮作用,影響與之相關的光合作用過程的主要內因是______ (答兩點)。
(3)圖中的SSU和LSU組裝成Rubisco酶,說明Rubisco酶的合成受____________ 控制。從其分布位置推斷,Rubisco酶與光合作用的 階段有關。
(4)若用儀器測得該植物細胞對CO2既無吸入也不放出,此時說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Ⅰ、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的實驗,他們對實驗的處理如下表所示:
試管 組別 | 實驗處理 | ||
加入體積分數為3%的H2O2溶液(mL) | 溫度 | 加入試劑 | |
試管1 | 2 | 常溫 | 2滴蒸餾水 |
試管2 | a | 90℃ | 2滴蒸餾水 |
試管3 | 2 | 常溫 | 2滴質量分數為3.5%的FeCl3溶液 |
試管4 | 2 | b | 2滴質量分數為20%的肝臟研磨液 |
(1)表格中的a、b應填寫的內容分別是 和 。在上表的實驗處理中,研究了哪些自變量? 。
(2)表中的哪兩組試管對照,可研究生物催化劑與無機催化劑催化效率的差別? 。
(3)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 (填“能”或“不能”)用過氧化氫為實驗材料。
Ⅱ、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的實驗。請據題分析作答:
現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數個)實驗裝置如圖Ⅰ(a~d)所示:
(1)若要探究的具體問題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無氧條件下均能產生CO2。根據實驗目的選擇裝置序號,有氧條件下的裝置序號為c→b→a→b,則無氧條件下的裝置序號為: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2)裝置中c瓶的作用是: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還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代替,則顏色變化為: 。
(3)利用圖Ⅱ所示裝置(橡皮塞上的彎管為帶有紅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類型。想得到實驗結論還必須同時設置對照實驗,對照實驗裝置(假設該裝置編號為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設計與裝置Ⅱ相同。
請預測與結論相符合的現象,并填寫下表:
序號 | 裝置中紅色液滴的移動現象 | 結論 | |
裝置Ⅱ | 裝置Ⅲ | ||
1 | 向左移 | 不移動 | 只進行有氧呼吸 |
2 | 不移動 | 向右移 |
|
3 | 向左移 |
| 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