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在最適溫度和光照強度下,測得甲、乙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隨環境中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植物乙比植物甲對CO2濃度更敏感
B.當CO2吸收量為c時,植物甲與植物乙合成有機物的量相等
C.d點時植物甲細胞內產生ATP的結構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
D.適當降低光照強度,b點將向右移動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浙江省金華市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代謝中某種酶與其底物、產物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酶1與產物B結合后失活,說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間結構決定
B.酶1的變構位點和活性位點的結構取決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兩種底物且能與產物B結合,因此酶1不具有專一性
D.酶1與產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細胞生產過多的產物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陜西西安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四次適應性訓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功能過程描述的是
A.生產者的遺體、殘枝、敗葉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經其呼吸作用消耗
B.在植物→鼠→蛇這條食物鏈中,鼠是初級消費者、第二營養級
C.根瘤菌將大氣的氮氣轉化成為無機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氣中
D.蜜蜂發現蜜源時,就會通過"跳舞"動作"告訴"同伴去采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內蒙古巴彥淖爾一中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態學家對某池塘進行能量流動調查,下表是此生態系統第一、第二、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分析表(單位:J/hm-2·a-1)。請回答下列問題:
食物鏈 | 植物 | 植食動物 | 肉食動物 |
GP | 463 | 63 | 12.6 |
R | 96 | 18.8 | 7.5 |
未利用 | 293 | 29.3 | 5 |
分解者分解 | 12.6 | 2.1 | 微量 |
注: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1)池塘中的各種生物共同構成一個_________。某個季節由于光照減弱,導致某種魚類向上轉移,此現象表明環境因素的改變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發生改變。
(2)從表中數據可知,第二營養級和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若糞便迅速被分解,植食動物糞便中的能量屬于表中的____________(填表中數值)J·hm-2·a-1的一部分。
(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池塘中的N、P含量升高,會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導致藻類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們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體的溶氧量________,造成魚類數量減少,進一步破壞了生態系統穩態,這種調節方式稱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連云港外語學校高三第一次學情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SRY—PCR是對移植前的人胚胎進行性別鑒定的技術;静僮鞒绦蛉缦拢
(1)從被測胚胎的____________中取出幾個細胞。
(2)以Y染色體上SRY基因(性別決定基因)的一段序列作引物,用被測胚胎DNA作模板進行PCR擴增。根據SRY基因序列設計的引物長度一般為20~24個核苷酸,其不宜過短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兩種引物中G+C的含量相差不宜過大,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最后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含有SRY基因的特異性DNA序列作__________,利用________技術檢測擴增產物。如果某早期胚胎檢測結果為陽性,則可判斷該胚胎發育成的個體性別是________。若該技術崗位上的操作人員為男性,要求一定要戴好手套、口罩和工作帽等,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連云港外語學校高三第一次學情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研人員以生活污水中的洗衣粉、洗潔精及工業污水中的重金屬鎘為誘變劑,研究其對玉米種子萌發、根尖細胞分裂的影響,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誘變劑 | 洗衣粉溶液(g/L) | 洗潔精溶液(g/L) | 鎘溶液(mg/L) | 清水 | ||||||
0.1 | 0.5 | 2.0 | 0.1 | 0.5 | 2.0 | 5 | 25 | 100 | ||
發芽率(%) | 96 | 84 | 68 | 94 | 88 | 76 | 100 | 80 | 56 | 92 |
分裂指數(%) | 8 | 7 | 5 | 8 | 7 | 6 | 10 | 7 | 4 | 8 |
微核率(%) | 2 | 4 | 9 | 1 | 3 | 6 | 3 | 5 | 9 | 1 |
注:① 分裂指數:分裂期細胞數占觀察細胞總數的比例;
② 微核率:含微核的細胞數占觀察細胞總數的比例。
(1) 實驗中用不同化學誘變劑處理種子前,需用清水浸種24小時,目的是增加細胞中____________含量,促進細胞代謝。
(2) 分裂末期根尖細胞中____________產生的囊泡聚集后形成________,最終發育為新的細胞壁。
(3) 染色體的斷裂片段在有絲分裂時不能進入子細胞核中,而是在細胞質基質中形成圓形結構,游離在細胞核之外,成為微核。鏡檢時,可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作染色劑,在視野中尋找______________期的細胞才能觀察到微核。含微核的細胞肯定發生了____________變異。
(4) 據表分析,每種化學誘變劑對種子萌發的影響特點都是____________;洗衣粉和洗潔精溶液相比,對玉米根尖細胞微核率影響較大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蘇連云港外語學校高三第一次學情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表明,胰島素可使骨骼肌細胞和脂肪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載體的數量增加,且這些載體轉運葡萄糖的過程不消耗ATP。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葡萄糖通過協助擴散進入骨骼肌細胞
B.胰島素能促進脂肪細胞將葡萄糖轉化成脂肪
C.胰島素作用于骨骼肌細胞可促進肌糖原的合成
D.胰島素可抑制小腸上皮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