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然界任何生物的種群數(shù)量總是圍繞著種群的平衡密度上下波動 |
B、a點后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為曲線II時,流向該營養(yǎng)級其他物種的能量會下降 |
C、a點后種群的數(shù)量變化為曲線I時,生物量增加 |
D、若圖示種群為東亞飛蝗,應控制其種群數(shù)量為 K2 |
K |
2 |
K |
2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實驗組號 | 處理 | 微電極刺激A測得 動作電位(mV) |
室溫,0.5ms后測得B動作電位(mV) | |
Ⅰ | 未加河豚毒素 | 35 | 35 | |
Ⅱ | 浸潤在河豚毒素中 | 5min后 | 33 | 29 |
Ⅲ | 10min后 | 28 | 18 | |
Ⅳ | 15min后 | 24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薩克斯用實驗證明了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有淀粉 |
B、切赫、奧特曼發(fā)現(xiàn)了少數(shù)RNA也有催化作用 |
C、摩爾根利用類比推理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
D、斯他林、貝利斯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了狗促胰液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低溫和缺氧必定會影響物質(zhì)X的運輸速率 |
B、物質(zhì)X的運輸必定需要相應載體的協(xié)助 |
C、細胞外物質(zhì)X的濃度不一定大于細胞內(nèi) |
D、細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質(zhì)分子的相對運動為X的順利運輸提供了保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達爾文在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了比較完整的進化學說 |
B、多倍體育種過程中二倍體母本經(jīng)過秋水仙素處理成為四倍體,證明了新物種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離 |
C、達爾文認為,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如果沒有可遺傳的變異,生物就不可能進化 |
D、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同一群落中的種群會相互影響,因此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群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更容易觀察到減數(shù)分裂圖象 |
B、模擬實驗的結(jié)果不可信,真實實驗的結(jié)果一定可信 |
C、DNA被15N標記的一個精原細胞,在含14N培養(yǎng)液中進行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兩個含15N和兩個不含15N的精細胞 |
D、卡諾氏液在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的實驗中的作用是固定細胞形態(tà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