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由于不同生物的DNA結構相同,因此一種生物的基因能夠成功插入另一種生物的染色體上;由于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子,因此一種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種生物體內表達.
2、植物組織培養過程:外植體$\stackrel{脫分化}{→}$愈傷組織$\stackrel{再分化}{→}$胚狀體→新植體.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應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徑(微型繁殖、作物脫毒、人工種子)、作物新品種的培育(單倍體育種、突變體的利用)、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
3、動物體細胞核移植的概念:將動物的一個細胞的細胞核移入一個去掉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使其重組并發育成一個新的胚胎.這個新的胚胎最終發育為克隆動物.
解答 解:(1)植物組織培養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兩個過程.
(2)微型繁殖技術即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屬于無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
(3)核移植時,應該選擇處于MII中期的卵母細胞.如果多個供體細胞來自同一只大熊貓,培育的這些大熊貓在性狀上也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包括:①性狀變異可由環境條件引起;②基因可能會發生突變;③受體細胞的細胞質基因不同.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核移植形成克隆動物的過程中沒有發生減數分裂,因此不會發生基因重組.
(4)克隆動物的培育主要采用了核移植、早期胚胎培養和胚胎移植等技術.
(5)用于核移植的供體細胞一般選用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是因為這些細胞保持了正常的二倍體核型.
(6)由于不同生物的DNA結構相同,因此一種生物的基因能夠成功插入另一種生物的染色體上;由于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子,因此一種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種生物體內表達.
故答案為:
(1)脫分化和再分化
(2)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
(3)MII中/減II中 ABC
(4)核移植、胚胎移植、早期胚胎培養
(5)保持了正常的二倍體核型
(6)人與牛的DNA結構相同不同生物共用同一套密碼子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驟,掌握各操作步驟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問題;識記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及相關應用;識記核移植技術的概念及克隆動物的培育過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表甲 梯度濃度的抗菌肽對肝癌細胞吸收3H-TdR及活細胞數目的影響(24h內) | ||||||||
抗菌肽濃度(ug/ul) | 0 | 1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
實驗組別及研究內容 | ||||||||
一 | 3H-TdR攝取量 | 4000 | 1100 | 1180 | 2400 | 4120 | 4310 | 4220 |
二 | 活細胞總數 | 100 | 140-153 | 180-200 | 212-240 | 148-160 | 80-92 | 20-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被AD-36腺病毒感染后,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能發生“染色質→染色體→染色質”的變化 | |
B. | AD-36腺病毒只激活人體的T細胞,引起機體細胞免疫 | |
C. | 正常情況下,被感染的體細胞能形成抗原MHC復合體移動到細胞的表面呈遞出來 | |
D. | 利用效應細胞毒性T細胞能檢測血清中是否含有相應病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TP釋放能量往往與某些放能反應相關聯 | |
B. | 植物根尖細胞生成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細胞質基質 | |
C. | ATP分子由1個腺嘌呤和3個磷酸基團組成 | |
D. | C3還原時所需ATP來自光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肺炎雙球菌R型轉化為S型的實質是基因突變 | |
B. | 高莖豌豆后代出現高莖和矮莖發生了基因重組 | |
C. | 染色體之間發生的片段交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 |
D. | 基因堿基序列發生改變,不一定導致性狀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第1號氨基酸到第43號氨基酸 | B. | 第44號氨基酸到第85號氨基酸 | ||
C. | 第196號氨基酸到第419號氨基酸 | D. | 第197號氨基酸到第302號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區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遂寧期末)下列各組化合物中全是內環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紅蛋白、H十、膽固醇
B.葡萄糖、Ca2十、載體、脂肪酸、水
C.卵磷脂、有氧呼吸酶、性激素、乳酸
D.脂肪、水、鉀離子、葡萄糖、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