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物種多樣性原理 |
B、整體性原理 |
C、物質循環再生原理 |
D、協調與平衡原理 |
項目 | 理論基礎 | 意義 | 實例 |
物質循環再生原理 | 物質循環 | 可避免環境污染及其對系統穩定和發展的影響 | 無廢棄物農業 |
物種多樣性原理 |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 生物多樣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提高系統的生產力 | “三北”防護林建設中的問題、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非常好 |
協調與平衡原理 | 生物與環境的協調與平衡 | 生物數量不超過環境承載力,可避免系統的失衡和破壞 | 太湖富營養化問題、過度放牧等 |
整體性原理 | 社會、經濟、自然構成復合系統 | 統一協調各種關系,保障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 林業建設中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的關系問題 |
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 | 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分布式優于集中式和環式 | 改善和優化系統的結構以改善功能 | 桑基魚塘 |
系統整體性原理:整體大于部分 | 保持系統很高的生產力 | 珊瑚礁、藻類和珊瑚蟲的關系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甲所示細胞處于圖乙中的a→b段、圖丁中的f→g段 |
B、物質含量處于丙圖時期的細胞,處于圖乙中的a→b段 |
C、圖丙中的c、d、e依次代表染色體、DNA、染色單體 |
D、乙圖中b→a段和丁圖中的O→f段的主要特征基本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用R型活菌和加熱殺死的S型菌分別給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
B、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在子代噬菌體中也有35S標記 |
C、用煙草花葉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煙草,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
D、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后離心,上清液中具有較強的放射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是由于細胞壁沒有伸縮性 |
B、細胞內外溶液存在濃度差是發生質壁分離的條件之一 |
C、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后能夠復原,說明該細胞是活的 |
D、洋蔥根尖分生區的細胞沒有液泡,不能發生質壁分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都是有膜結構的細胞器 |
B、都可用差速離心法從細胞中分離 |
C、都含有相同種類的蛋白質 |
D、都無法在原核細胞中找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有雙層膜 |
B、核糖體附著在高爾基體上 |
C、內質網膜與核膜相連 |
D、液泡是最大的細胞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②④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