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基因突變 | B. | 基因重組 | C. | 同源染色體分離 | D. | 性狀分離 |
分析
基因重組 | 基因突變 | 染色體變異 | |
本質 | 基因的重新組合產生新的基因型,使性狀重新組合 | 基因的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產生了新的基因,出現了新的性狀 | 染色體組成倍增加或減少,或個別染色體增加或減少,或染色體內部結構發生改變 |
發生時期及其原因 | 減Ⅰ四分體時期由于四分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和減Ⅰ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 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和任何細胞.DNA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 | 體細胞在有絲分裂中,染色體不分離,出現多倍體;或減數分裂時,偶然發生染色體不配對不分離,分離延遲等原因產生染色體數加倍的生殖細胞,形成多倍體 |
解答 解:A、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細胞通過有絲分裂方式進行增殖,在有絲分裂間期可能會發生基因突變,A正確;
B、植物組織培養不會發生基因重組,因為基因重組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B錯誤;
C、植物組織培養不會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因為同源染色體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C錯誤;
D、植物組織培養屬于無性繁殖方式,子代能夠保持母本的性狀,不會發生性狀分離,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還要注意總結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相關知識.有助于解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泰安期中)某科研小組對“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中攪拌時間與放射性強弱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實驗過程中被侵染的細菌基本未發生裂解
B.實驗過程中充分攪拌能使所有的噬菌體與細菌脫離
C.實驗結果表明,做“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適宜攪拌時間為2min左右
D.若攪拌4min時被侵染的細菌下降為90%,則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會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棗莊校級月考)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提出了遺傳的兩大定律.右圖是其關于植物雜交過程示意圖,對其描述錯誤的是( )
A.①和②的操作應同時進行
B.①操作的目的是避免自花傳粉
C.②的操作是為了實現雜交
D.每一次操作后都要對高莖花的雌蕊套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上的基因 | |
B. | 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 |
C. | 一個DNA分子的兩條長鏈上的基因 | |
D. | 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 B. | 細胞膜上鑲嵌了各種形態的蛋白質 | ||
C. | 細胞膜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本骨架 | D. | 細胞膜是選擇透過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