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自交的性狀分離比例均為3:1,說明符合一對等位基因的分離定律,表明輻射誘變處理均導致甲、乙中各有一個基因發生突變.
用兩種類型的無葉舌突變株雜交,若甲乙兩株葉舌突變是發生在同一對基因上,則雜交后代應為純合體,后代全為無葉舌突變株;若甲乙兩株葉舌突變是發生在兩對基因上則雜交后代應為雜合體,后代全為正常植株.據此解答.
解答 解:(1)自交的性狀分離比例均為3:1,說明符合一對等位基因的分離定律,表明輻射誘變處理均導致甲、乙中各有一個基因發生突變.
(2)若用A、a表示,甲株后代中AA:Aa:aa=1:2:1,將甲株的后代種植在一起,讓其隨機傳粉一代,符合遺傳平衡定律,則產生A和a配子概率均為0.5,后代中AA=$\frac{1}{4}$,Aa=$\frac{1}{2}$,aa=$\frac{1}{4}$,若只收獲正常株即AA和Aa上所結的種子,則只有Aa上結出aa的種子,用配子概率進行計算,概率為$\frac{1}{2}×\frac{1}{2}×\frac{1}{2}=\frac{1}{8}$,故若每株的結實率相同,則其中無葉舌突變類型的基因型頻率占AA和Aa的后代的比例為aa=$\frac{\frac{1}{8}}{\frac{1}{4}+\frac{1}{2}}=\frac{1}{6}$.
(3)用兩種類型的無葉舌突變株雜交,若甲乙兩株葉舌突變是發生在同一對基因上,則雜交后代應為純合體,后代全為無葉舌突變株;若甲乙兩株葉舌突變是發生在兩對基因上則雜交后代應為雜合體,后代全為正常植株.
故答案為:
(1)一
(2)50%($\frac{1}{2}$)16.7%($\frac{1}{6}$)
(3)①無葉舌突變株;
②若F1全為無葉舌突變株,則甲乙兩株葉舌突變是發生在同一對基因上
若F1全為正常植株,則甲乙兩株葉舌突變是發生在兩對基因上
點評 本題考查了基因的分離定律和遺傳實驗設計,意在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試題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高一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過程中,科學家們做了下列實驗。請回答問題。
(1)豚鼠的胰腺腺泡細胞能夠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推測這些細胞具有較多的 (細胞器種類)。
(2)科學家將一小塊胰腺組織放入用同位素3H標記的 的培養液中短暫培養,在此期間放射性標記物被活細胞攝取,并摻入到 上正在合成的蛋白質中。組織內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劑曝光,固定組織后在顯微鏡下便可發現細胞中含放射性的位點,這一技術使研究者能確定 在細胞內的位置。不用同位素32P標記的原因是 。
(3)科學家將短暫培養的胰腺組織洗去放射性標記物,轉入不含放射性標記物的培養液中繼續培養。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隨著 的變化,放射性顆粒數的百分比在不同細胞結構上有規律地變化,據此可推測分泌蛋白轉移的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新物種的形成必須經過種群之間的地理隔離 | |
B. | 變異的有害或有利往往取決于環境條件 | |
C. | 生物體細胞內的基因突變不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 |
D. | 環境條件穩定時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生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絲分裂,在分裂后期帶標記的姐妹染色單體移向同一極 | |
B. | 有絲分裂,標記后連續分裂兩次,第一次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受到抑制 | |
C. | 減數分裂,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發生了同源染色體分離 | |
D. | 減數分裂,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發生了著絲點的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分化使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相同 | |
B. | 多細胞生物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的 | |
C. | 細胞分裂存在于個體發育整個生命過程中,細胞分化僅發生于胚胎發育階段 | |
D. | 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對于生物體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