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施萊登和施旺 | B. | 沃森和克里克 | C. | 魯賓和卡門 | D. | 桑格和尼克森 |
分析 沃森,美國生物學家,1828年4月6日生于美國芝加哥,由于提出DNA的雙螺旋結構而獲得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稱謂DNA之父;克里克于1916年6月8日出生在英國的北漢普頓.1951年,克里克與沃森在卡文迪什實驗室相識.兩人在一起常常爭論不休,卻又彼此欽敬,引為知己.他們很快達成一致,認定解決DNA分子結構問題是打開遺傳之謎的關鍵,最終建立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解答 解:A、施萊登和施旺創立了細胞學說,A錯誤;
B、1951~1953年間,沃森和英國生物學家克里克合作,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學說.B正確;
C、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示蹤法證明了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來自于原料中的水,C錯誤;
D、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D錯誤.
故選:B.
點評 對于生物學發展過程中重要科學家做出的重大貢獻的了解和識記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班做觀察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下圖是全班20個實驗小組的實驗數據匯總表(注:各小組計數50個細胞,實驗條件與觀察計數方法完全相同),下列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前期和后期的DNA含量相同,染色體數目不同
B.若該植物細胞一個細胞周期為20小時,則有絲分裂間期所占的時間大約為17.6小時
C.若這些細胞中的DNA已用15N標記,將其放入只含14N培養液中培養,則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含15N的染色體占染色體總數的50%
D.若產生的子細胞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的差異,此過程稱為細胞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共同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 |
B. | 生物的多樣性包括物種、種群、生態系統三個層次 | |
C. | 森林能調節氣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
D. | 四川地震災區的部分大熊貓轉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飼養屬于就地保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膜載體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 |
B. | 葡萄糖跨膜運輸不需要載體蛋白 | |
C. | 變形蟲和草履蟲的細胞膜基本組成成分不同 | |
D. | 線粒體外膜與內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精子和卵細胞接觸 | B. | 精子頭部進入細胞內 | ||
C. | 卵細胞形成受精卵 | D. | 精子與卵細胞核的融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洪水導致農田中部分黑線姬鼠外遷 | B. | 杜鵑在森林上層棲息和捕食 | ||
C. | 線蟲寄生在小麥葉片中 | D. | 稻田中水稻種群在數量上占優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