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別 | 催腐劑 | 溫度/℃ | 實驗現象 |
甲 | 無 | 25 | 第25天落葉還沒有變化 |
乙 | 無 | 25 | 第25天落葉完全腐爛 |
丙 | 有 | 35 | 第18天落葉完全腐爛 |
分析 1、纖維素的單體是葡萄糖,纖維素酶能夠將纖維素范圍葡萄糖.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纖維素分解菌可以用剛果紅染液進行鑒別,能夠產生透明圈的菌落就是纖維素分解菌.剛果紅可以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后,紅色復合物無法形成,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我們可以通過是否產生透明圈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2、微生物培養的關鍵是無菌操作.消毒和滅菌
消毒 | 滅菌 | |
概念 | 使用較為溫和的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死物體表面或內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芽孢和孢子) | 使用強烈的理化因素殺死物體內外所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
常用方法 | 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學藥劑消毒法、紫外線消毒法 | 灼燒滅菌、干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 |
適用對象 | 操作空間、某些液體、雙手等 | 接種環、接種針、玻璃器皿、培養基等 |
解答 解:(1)霉菌和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
(2)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將纖維二糖分解為葡萄糖.
(3)微生物專家為從發黑的樹干上分離出有分解纖維素能力的高產菌株,制備了選擇培養基,將菌液進行一系列梯度稀釋,從而得到單個菌落,再采用剛果紅染色方法進行鑒定.纖維素酶的量越多,活性越強,分解的纖維素越多,透明降解圈越大,所以圖中降解纖維素能力最強的菌株是1.
(4)圖中所示培養基從物理狀態上看,屬于固體培養基.
(5)設計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和對照性原則,分析實驗表格可知,該實驗還存在不完善之處,缺少35度無催腐劑的對照組.
故答案為:
(1)細菌
(2)纖維二塘 葡萄糖
(3)梯度稀釋 剛果紅染色 1
(4)固體
(5)缺少35度無催腐劑的對照組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土壤中能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及其應用價值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結構的異同點,識記纖維素酶的種類及其專一性,掌握微生物分離與培養的一般步驟,并能夠對相關實驗進行修訂與評價.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農業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驟,正確的是
①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 ②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 ;
③提取目的基因 ; ④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自由擴散 | B. | 主動運輸 | C. | 協助擴散 | D. | 滲透擴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胚狀體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構成 | |
B. | 胚狀體是由愈傷組織再分化而成,離體細胞只有形成愈傷組織才能表現出全能性 | |
C. | 同一批次的人工種子可以保證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 |
D. | 人工種子一般是用離體的植物細胞通過組織培養技術獲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大腸桿菌和藍藻共有的是④⑤⑥ | B. | ①~⑤在綠藻體內都存在 | ||
C. | 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顫藻的體內存在 | D. | 菠菜和藍藻體內都含有①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溫度 | 15℃ | 20℃ | 25℃ | 30℃ | 35℃ |
X值(g) | 1.0 | 2.4 | 3.2 | 4.8 | 4.0 |
Y值(g) | 0.4 | 1.6 | 2.1 | 3.2 | 2.0 |
A. | 該植物的總光合速率可表示為$\frac{2X-Y}{12}$ (g/h) | |
B. | 適當延長光照和黑暗處理時間可減小實驗誤差 | |
C. | 該植物置于30℃的光照環境下比較有利于有機物積累 | |
D. | 在15℃〜35℃的溫度范圍內,細胞呼吸速率先升后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是導致癌細胞無限增殖的根本原因 | |
B. | 癌細胞的產生與細胞的形態結構顯著變化無直接關系 | |
C. | 抑制癌細胞的DNA復制過程可以有效控制癌細胞的快速增殖 | |
D. | 老年人體內的細胞更容易發生癌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氧氣相量(%) | 0 | 1 | 2 | 5 | 7 | 10 | 15 | 20 | 25 |
O2吸收量(mol) | 0 | 0.1 | 0.2 | 0.4 | 0.5 | 0.6 | 0.7 | 0.8 | 1.0 |
CO2釋量(mol) | 1.0 | 0.8 | 0.6 | 0.4 | 0.5 | 0.6 | 0.7 | 0.8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