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④ |
分析 1、DNA的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
2、基因突變不一定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原因有:
①體細胞中某基因發生改變,生殖細胞中不一定出現該基因;
②若親代DNA某堿基對發生改變而產生隱性基因,隱性基因傳給子代,子代為雜合子,則隱性性狀不會表現出來;
③不同密碼子可以表達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狀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有時基因改變,但性狀不一定表現.
3、真核細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此外在細胞質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少量分布.
解答 解:①若同一條鏈上的兩個胞嘧啶分子轉變為羥化胞嘧啶,根據DNA半保留復制可知,該片段復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有一半DNA分子上的堿基序列會發生改變,①錯誤;
②由圖可知,胞嘧啶分子轉變為羥化胞嘧啶后與腺嘌呤配對,而不是與鳥嘌呤配對,因此該片段復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堿基對與總堿基對的比下降,②正確;
③胞嘧啶分子轉變為羥化胞嘧啶為堿基對的替換,屬于基因突變,③錯誤;
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能發生基因突變,故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都可以發生該種過程,④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DNA復制時發生的錯配圖解,考查基因突變、DNA分子的復制、DNA的分布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的分布;識記基因突變的概念,掌握基因突變與性狀改變之間的關系;掌握DNA復制方式,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核、細胞質、核糖體 | B. | 細胞核、細胞核、核糖體 | ||
C. | 細胞質、核糖體、細胞核 | D. | 細胞質、細胞核、核糖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糖酵解過程中(第一階段) | B. | 檸檬酸循環過程中(第二階段) | ||
C. | 電子傳遞過程中(第三階段) | D. | 這三個階段均有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黑暗處理的目的是使金魚藻不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染色體DNA復制加倍abcd | |
B. | 溴甲酚紫指示劑變為黃色是因為溶液pH減小 | |
C. | 圖中實驗操作3~5能證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 |
D. | 該實驗可證明呼吸作用釋放CO2,光合作用釋放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大聯考高三第八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試管嬰兒、試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屬于生物工程的杰出成果,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A.都不會發生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
B.都屬于無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狀
C.都充分體現了體細胞的全能性
D.都屬于細胞工程的技術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