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蛋白質是染體上的主要成分之一 |
B、蛋白質遇雙縮脲試劑變紫色 |
C、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蛋白質結構的改變 |
D、蛋白質變性后在一定條件可能發生逆轉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曲線圖中的環境容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最大承載能力 |
B、按照人與環境關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種模式的順序依次為Ⅰ、Ⅱ、Ⅲ |
C、據圖可知雖然人類既能改造環境,也能能使人口數量超越環境容量 |
D、現在的人口問題造成環境惡化,環境容納量有下降的趨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無葉綠體,但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
B、無染色體,但可以進行有絲分裂 |
C、無內質網,但可以進行蛋白質合成 |
D、無線粒體,但可以進行有氧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噬藻體與藍藻均為原核生物,不具有葉綠體等細胞器 |
B、噬藻體進入藍藻后吸收營養產生大量能量并迅速增殖 |
C、噬藻體以藍藻的DNA為模板合成子代噬藻體的核酸 |
D、噬藻體利用藍藻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藻體的蛋白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實驗中用35S、32P分別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DNA |
B、實驗過程中充分攪拌能使所有的噬菌體與細菌脫離 |
C、實驗結果說明適宜的攪拌時間為2min左右 |
D、此實驗能證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 |
3 |
A、1個 | B、2個 | C、3個 | D、4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用樣方法調查江豚的種群密度 |
B、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對江豚物種多樣性的保護 |
C、可依據江豚種群的年齡組成來預測其種群數量未來的變化 |
D、江豚種群的數量減少是因為形成了新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