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曲線圖中的環境容量是指生態系統對人口的最大承載能力 |
B、按照人與環境關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種模式的順序依次為Ⅰ、Ⅱ、Ⅲ |
C、據圖可知雖然人類既能改造環境,也能能使人口數量超越環境容量 |
D、現在的人口問題造成環境惡化,環境容納量有下降的趨勢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細胞的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是ATP的全部來源 |
B、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則水稻幼根會因缺氧產生乳酸而腐爛 |
C、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鉻酸鉀檢測有無CO2的產生 |
D、ATP是細菌、真菌、植物和動物細胞內的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適當提高蔗糖溶液的濃度,可使質壁分離速率減慢 |
B、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用龍膽紫溶液可將染色體染成紫色 |
C、直接向正常人和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班氏糖定性試劑,就可顯示不同顏色的變化 |
D、在提取綠葉中的色素時,加入SiO2防止色素被破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在整個過程中,群體中基因型為Bb的頻率變化規律是先增加后減少 |
B、該動物群體發生了進化 |
C、等位基因B、b的產生來自于基因突變 |
D、該動物群體所處的環境沒有發生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真核細胞中存在有維持細胞形態、保護細胞內部結構有序性的細胞骨架,它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與細胞運動、能量轉換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
B、礦工中常見的“硅肺”的形成是由于肺部的吞噬細胞中溶酶體缺乏分解硅塵的酶,而硅塵分解溶酶體的膜造成的 |
C、科研上鑒別細胞死活可用臺盼藍染色,活的動物細胞會被染成藍色 |
D、成熟生物體中,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消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PM2.5經呼吸道進入人體肺泡時必先經過人體的內環境 |
B、PM2.5可能成為過敏原.其誘發的過敏反應屬于自身免疫病 |
C、顆粒物中的酸性物質進入人體血液后會導致血漿PH明顯下降 |
D、顆粒物進入呼吸道引起的咳嗽反應需要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來實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蛋白質是染體上的主要成分之一 |
B、蛋白質遇雙縮脲試劑變紫色 |
C、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蛋白質結構的改變 |
D、蛋白質變性后在一定條件可能發生逆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