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解答本題需掌握:
1、無論是生物自交還是自由交配,種群的基因頻率都不改變.
2、一個理想群體,Aa自交多代,AA、aa頻率升高,而Aa頻率趨進于0;而自由交配產生的后代,各種基因型出現的機率相等,因此自由交配不改變后代基因型頻率.
3、選擇是改變基因頻率的最重要因素,選擇分為兩種:
(1)一種是淘汰顯性個體,使隱性基因增加的選擇;
(2)另一種是淘汰隱性個體使顯性基因增加的選擇.
前者能迅速改變群體的基因頻率.例如,在一個包含開紅花和開白花植株的群體中選留白花(紅花、白花分別由顯性基因、隱性基因控制),只需經過一代就能把紅花植株從群體中消滅,從而把紅花基因的頻率降低到0,白花基因的頻率增加到1.淘汰隱件個體保留顯性個體的選擇情況就比較復雜.因為選留的顯性個體可能包含兩種基因型,其中一種是雜合體.雜合體內的一半隱性基因不能被淘汰同顯性基因在雜合體內保留下來.這種選擇力式只能使隱性基因頻率逐漸變小,但不會降到0,顯性基因頻率則逐漸增加,也不會達到1.
解答 解:(1)闊葉雄株(XBY)與雜合闊葉雌株(XBXb)進行雜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中雄株$\frac{1}{2}$XBY、$\frac{1}{2}$XbY,可產生$\frac{1}{4}$XB、$\frac{1}{4}$Xb、$\frac{1}{2}$Y三種配子,雌株為$\frac{1}{2}$XBXB、$\frac{1}{2}$XBXb,可產生$\frac{3}{4}$XB、$\frac{1}{4}$Xb兩種配子,子一代相互雜交,雌雄配子隨機結合,由于帶Xb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致死,理論上,雌株只有$\frac{1}{2}$存活,故雄株數:雌株數為2:1.
(2)子二代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3XBXB、1XBXb,則雌株中B的基因頻率:b的基因頻率為(3×2+1):1=7:1,子二代雄株基因型及比例為3XBY、1XbY,故子二代雄株中,XB基因頻率:Y基因頻率為3:4.
(3)根據上述分析可知,理論上,子二代雌株的表現型為闊葉,子二代雄株中,闊葉:細葉為3:1.
故答案為:
(1)2:1
(2)7:1 XB:Y=3:4
(3)闊葉 3:1
點評 本題考查孟德爾遺傳規律相關知識,著重考查基因頻率的計算,考生需重點理解致死的判斷,就能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摩爾根通過果蠅實驗證明基因的本質是DNA | |
B. | 人體肝臟細胞中基因存在細胞核與線粒體中 | |
C. | 染色體DNA分子中堿基序列發生改變即可引起基因突變 | |
D. | 正常情況下女性紅綠色盲攜帶者的一個次級卵母細胞中有一個紅綠色盲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全國卷1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空氣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氣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內不同高度空氣中微生物的分布情況。實驗步驟如下:
①配置培養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無菌平板;
③設置空白對照組和若干實驗組,進行相關操作;
④將各組平板置于37℃恒溫箱中培養一段時間,統計各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數。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培養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來源于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步驟②,該培養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中,實驗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調查中,某一實驗組平板上菌落平均數為36個/平板,而空白對照組的一個平板上出現了6個菌落,這種結果說明在此次調查中出現了_________________現象。若將30(即36-6)個/平板作為本組菌落數的平均值,該做法______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全國卷1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與神經細胞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ATP能在神經元線粒體的內膜上產生
B. 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中的移動消耗ATP
C. 突觸后膜上受體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經細胞興奮后恢復為靜息狀態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學說主要是由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 | |
B. | 細胞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的 | |
C. | 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可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 |
D. | 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之間存在著親緣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核糖 脫氧核糖 蔗糖 | B. | 葡萄糖 淀粉 果糖 | ||
C. | 乳糖 麥芽糖 果糖 | D. | 核糖 脫氧核糖 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軟骨發育不全 | B. | 三倍體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 ||
C. | 貓叫綜合征 | D. | 白化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體內的ATP含量很多,從而保證了Na+-K+泵所需能量的持續供應 | |
B. | ATP中的“A”與構成DNA、RNA中的堿基A表示的含義相同 | |
C. | Na+-K+泵轉運K+的方式與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方式不同 | |
D. | Na+-K+泵被破壞后的細胞膜允許K+自由通過磷脂分子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