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據圖分析: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和補償輸入的有機物所含有的能量之和.
2、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能量傳遞效率是指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同化能之比.
解答 解:(1)由于地震的破壞,植被受損,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減少,為減輕植被恢復生長的壓力,食物鏈中,除生產者外其它營養級需要補償能量輸入.
(2)據圖分析,肉食性動物需補償輸入的能量值為:2.1+5.1+0.05+0.25-(14+2-4-9-0.5)=7.5-2.5=5(103 kJ/m2•y).由圖可知營養級越高,獲得的能量越少,受到的影響越大.
(3)第三營養級同化第二營養級的能量為:16+2-4-9-0.5=2.5,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之間傳遞效率為:2.5÷(14+2)×100%=15.6%.
(4)在生態系統中能量的傳遞效率只有10%~20%,原因是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級固定的能量中有呼吸作用消耗的、流入分解者的和未被利用的.
(5)由圖可知,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食物鏈、食物網.
故答案為:
(1)植被受損,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減少;減輕植被恢復生長的壓力
(2)5×103kJ•m-2•y-1 較高
(3)15.6%
(4)生態系統中各營養級固定的能量中有呼吸作用消耗的、流入分解者的和未被利用的
(5)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食物鏈、食物網
點評 本題結合圖示,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農業生產中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后,害蟲的抗藥性增強,殺蟲效果下降,原因是
A.殺蟲劑誘發了害蟲抗藥性基因的產生
B.殺蟲劑能誘導害蟲分解藥物的基因大量表達
C.抗藥性強的害蟲所產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強的抗藥性
D.殺蟲劑對害蟲具有選擇作用,使具有抗藥性的害蟲數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蛋白質(%) | 脂質(%) | 糖類(%) | |
變形蟲細胞膜 | 56 | 44 | 5 |
小鼠肝細胞膜 | 48 | 57 | 6 |
人紅細胞膜 | 51 | 45 | 9 |
線粒體內膜 | 81 | 26 | 0 |
葉綠體內膜 | 73 | 31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丙酮酸 | B. | 乳酸 | C. | 二氧化碳 | D. | 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