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 |
B、年齡組成是指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的比例 |
C、同一物種的種群密度不會發生變化 |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種群在單位時間內新產生和死亡的個體數目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染色體平衡易位屬于基因重組 |
B、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染色體平衡易位 |
C、染色體平衡易位導致染色體上基因排列順序改變 |
D、平衡易位攜帶者與正常人婚配,子代全部正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②③ | B、①②④⑤ |
C、①②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解旋酶促使DNA的兩條互補鏈分離 |
B、游離的脫氧核苷酸與母鏈進行堿基互補配對 |
C、配對的脫氧核苷酸之間連接成與母鏈互補的子鏈 |
D、模板母鏈與互補子鏈盤繞成雙螺旋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醋酸洋紅染液能將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染色,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
B、細胞膜的組成成分膜磷脂、膜蛋白都與突觸興奮的傳遞有關 |
C、同種鳥類間可通過鳴叫傳遞信息,說明鳥類高級神經中樞具有語言功能 |
D、在失重狀態下,因生長素不能進行極性運輸,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尖失去了向地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 |
B、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 |
C、水溶液可運輸代謝廢物到排泄器官 |
D、水分解能釋放能量供生命活動需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全過程必須有氧氣參與,并且始終在線粒體中進行 |
B、第一階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產生少量的[H]和ATP |
C、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產生少量的[H]和ATP |
D、第三階段是[H]和氧結合產生H2O,同時產生大量的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 | 取10支試管分成5組,編號,向每組的1支試管中加入2mL3%淀粉溶液,向另1支試管中加入1mL2%的新鮮淀粉酶溶液 |
2 | 將5組試管分別置于30℃、35℃、40℃、45℃、50℃的水中保溫5 min |
3 | 把每組的兩支試管中溶液相混合、搖勻,并放回原水浴環境中繼續保溫5 min |
4 | 向每組混合液中滴加1滴碘液,搖勻 |
5 | 觀察現象,記錄結果 |
A、溫度范圍設置不合理 |
B、檢測因變量的方法可行 |
C、還應該設置對照組實驗 |
D、無關變量得到了較好控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