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由圖1可知,1所示過程為下丘腦-垂體系統參與體液調節過程.甲過程下丘腦分泌的ADH通過垂體進入血液循環,乙過程為下丘腦分泌的激素A促進垂體分泌激素B參與血液循環.
2、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組成.
解答 解:(1)①大量飲水使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滲透壓感受器位于下丘腦,下丘腦傳送至垂體使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所以ADH的分泌和釋放量會受到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大小的影響.
②圖中乙表示激素的分級調節.下丘腦的相關神經細胞能合成和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或抑制激素來調控垂體及其它有關內分泌腺的活動.當人體受到寒冷刺激時,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激素A)增加,作用于腺垂體,促進腺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激素B),此時促甲狀腺激素會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可以看出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的調節方式是神經--體液調節,其作用的靶細胞為甲狀腺.
(2)①從刺激到發出反應需要經過興奮的傳導與傳遞,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刺激與屈腿不能同時發生.
②由于B段與右后肢相連,刺激B端能產生興奮,可以看到右后肢收縮,該過程不屬于反射,因為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
故答案為:
(1)①減少 滲透壓
②促激素釋放激素或抑制激素 神經--體液調節
(2)①興奮的傳導與傳遞需要時間
②B 不能 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弧
點評 本題考查下丘腦-垂體系統調節內環境穩態、反射弧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處理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湖州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盛有3毫升漿糊的試管中注入1毫升新鮮的小麥淀粉酶濾液,振蕩后,將試管的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溫水里保溫約5分鐘,然后取出并滴入一滴碘液,結果漿糊不變藍,通過這個實驗說明
A.淀粉已經被分解為麥芽糖
B.淀粉沒有發生變化
C.淀粉已經被分解為葡萄糖
D.淀粉已經被分解為其他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信息傳遞時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 | |
B. | 信息傳遞把生態系統各組分聯系為一個整體,且有調節系統穩定性的作用 | |
C. | 生態系統中的負反饋調節由生物種群間的數量變化引起,與信息傳遞無關 | |
D. | 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是通過信息傳遞實現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 B. | 患者的血糖一定過高 | ||
C. | 患者不能吃過多的糖 | D. | 患者需要降低血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 | B. | ①④ | C. | ①②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雜交時,須在花蕾期對母本進行人工去雄 | |
B. | 自交時,雌蕊和雄蕊都無需除去 | |
C. | 雜交時,須在開花前除去父本的雌蕊 | |
D. | 人工授粉后,應套袋,避免自花傳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破壞細胞結構,分解果膠 | |
B. | 中和細胞中的酸性物質,破壞細胞的薄壁組織 | |
C. | 防止有效成分的水解 | |
D. | 便于橘皮油與雜質分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