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在溫度T1和T2時水的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水的離子積常數關系為:C<A
B.升高溫度可實現由C點到A點
C.T2時,pH=4的硫酸與pH=10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D.圖中矩形OMAP的面積表示T2時水的離子積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蒸餾海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蒸餾燒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B.實驗時冷卻水應從a進入,從b流出.
C.錐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濃度的氯化鈉溶液
D.該裝置可用于分離海水中的NaCl和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氮氧化物的反應機理,對于消除環境污染有重要意義。
(1)升高溫度絕大多數的化學反應速率增大,但是2NO(g)+O2(g)2NO2(g)的速率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某化學小組為研究特殊現象的實質原因,查閱資料知:2NO(g)+O2(g)
2NO2(g)的反應歷程分兩步:
i:2NO(g)N2O2(g)(快),v1正=k1正c2(NO) v1逆=k1逆c(N2O2) ΔH1<0
ii:N2O2(g)+O2(g)2NO2(g)(慢),v2正=k2正c(N2O2)c(O2) v2逆=k2逆c2(NO2) ΔH2<0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一定溫度下,反應2NO(g)+O2(g)2NO2(g)達到衡狀態,請寫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________
②由實驗數據得到v2正~c(O2)的關系可用如圖表示。當x點升高到某一溫度時,反應重新達到平衡,則變為相應的點為___________(填字母)。
(2)100℃時,若將0.100 mol N2O4氣體放入1 L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N2O4(g)2NO2(g) ΔH=+24.4 kJ·mol-1。c(N2O4)隨時間的變化如表所示;卮鹣铝袉栴}:
①在0~40 s時段,化學反應速率v(NO2)為______ mol·L-1·s-1
②下列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2v(N2O4)=v(NO2) B.體系的顏色不再改變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D.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
③該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只改變一個條件,達到新平衡時,下列能使NO2的體積分數增大的是_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充入一定量的NO2 B.增大容器的容積
C.分離出一定量的NO2 D.充入一定量的N2
④100℃時,若將9.2 g NO2和N2O4氣體放入1 L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N2O4(g)2NO2(g)。某時刻測得容器內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50,則此時v正(N2O4)_______v逆(N2O4)(填“>”“=”或“<”)。
⑤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v正=k正·p(N2O4),逆反應速率v逆=k逆·p2(NO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若將一定量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溫恒壓分解(溫度298 K、壓強100 kPa),已知該條件下k正=4.8×104 s-1,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高純度氧化鋁有廣泛的用途,某研究小組研究用以下流程制取高純度氧化鋁:
(1)“除雜”操作是加入H2O2后,然后用氨水調節溶液的pH約為8.0,以除去硫酸銨溶液中少量的Fe2+。
①酸性溶液中Fe2+與H2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
②過濾操作中所得到濾渣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
(2)檢驗上述流程中“過濾”后雜質是否除盡的實驗方法___。
(3)配制硫酸鋁溶液時,需用硫酸酸化的目的是___。
(4)“結晶”操作中,得到銨明礬晶體(NH4Al(SO4)212H2O),采用的操作是___。
(5)銨明礬晶體的化學式為NH4Al(SO4)212H2O,在0.1mol/L銨明礬的水溶液中,c(NH4+)、c(Al3+)、c(SO42﹣)三種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
Kb(NH3·H2O)=1.8×10-5KbAl(OH)3=1.38×10-9
(6)向銨明礬溶液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H2O2是一種弱酸,在強堿溶液中主要以形式存在,F以AlH2O2燃料電池電解尿素[CO(NH2)2]的堿性溶液制備氫氣(電解池中隔膜僅阻止氣體通過,c、d均為惰性電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燃料電池的總反應為:2Al+32
+2H2O
B. 電解時,Al消耗2.7 g,則產生氮氣的體積為1.12 L
C. 電極b是負極,且反應后該電極區pH增大
D. 電解過程中,電子的流向:a→d,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課外小組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固定裝置已略去),進行SO2性質的研究。
(1)從物質分類的角度,SO2屬于____(填“酸性”或“堿性”)氧化物。
①圖中D裝置可用來驗證SO2具有該性質,其中所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
②當向該裝置通入SO2時,A中實驗現象為_________,用化學用語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
(2)從元素化合價的角度分析,SO2具有___性。
①當向該裝置通入SO2一段時間后,可觀察C中實驗現象為___,說明SO2具有_____性。
②如驗證SO2還具有另一方面的性質,可選擇的藥品是___,實驗現象__________。
A.過氧化氫 B.濃硫酸C.氯水 D.硫化鈉溶液
(3)B中的品紅溶液現象是___________,證明SO2具有_________性。
(4)多余的SO2一般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苯乙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其結構簡式為,它一般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
A. 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機溶劑
B. 在空氣中燃燒產生黑煙
C.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 能發生加成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可與4倍物質的量的氫氣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無水三氯化鉻(CrCl3)為紫色晶體,在工業上主要用作媒染劑和催化劑,某化學小組用Cr2O3和CCl4在高溫下制備無水三氯化鉻,部分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①CrCl3熔點為83℃,易潮解,易升華,易溶于水但不易水解,高溫下易被氧氣氧化;②Cr2O3和CCl4在高溫下反應的產物為CrCl3和光氣(COCl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是氮氣制備裝置,氮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裝置B的作用為________。裝置C和裝置E的水槽中應分別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D中生成CrCl3和光氣(COCl2 )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4)該實驗裝置有設計不合理的地方,請寫出改進方法:_________(寫一點即可)
(5)產品中CrCl3質量分數的測定:
(i)稱取0.3000 g得到的CrCl3樣品溶于水并于250mL容量瓶中定容。
(ii)取25.00mL樣品溶液于帶塞的錐形瓶中,加熱至沸騰后加入稍過量的Na2O2,稀釋并加熱煮沸,再加入過量的H2SO4酸化,將Cr3+氧化為Cr2O72-;再加入過量的KI固體,加塞搖勻,使鉻完全以Cr3+形式存在
(iii)加入1mL指示劑,用0.0250 mol·L-1標準Na2S2O3溶液滴定至終點,平行測定三次,平均消耗標準Na2S2O3溶液21.00mL(已知2Na2S2O3+I2= Na2S4O6+2NaI)
①ii中加入稍過量的Na2O2后要加熱煮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加入KI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實驗可選用的指示劑為____________產品中CrCl3質量分數為_______%(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將CO2通入2LpH=12的KOH溶液中,溶液中水電離的OH-離子濃度(φ)與通入的CO2的體積(V)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a點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1×10-12mol/L
B.b點溶液中:c(H+)=1×10-7mol/L
C.c點溶液中:c(K+)=2[c(CO32-)+c(HCO3-)+c(H2CO3)]
D.d點溶液中:c(K+)=2c(CO32-)+c(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乙烯能發生以下轉化:
(1)乙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_______的標志。
(2)反應①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D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
(3)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4)下列關于乙烯和聚乙烯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號,下同)。
A.乙烯在常溫下是氣體,為純凈物 ;聚乙烯在常溫下是固體,為混合物
B.乙烯的化學性質比聚乙烯活潑
C.取等質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燒后,生成的 CO2和H2O的質量分別相等
D.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5)乙醇的催化氧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對該反應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氧化劑是氧氣
B.生成物只有乙醛
C.銅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銅絲出現紅、黑顏色交替變化的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