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F、Cl、Br、I形成相關物質性質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A.單質的顏色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變淺
B.單質的熔、沸點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降低
C.它們的單質氧化性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減弱
D.它們的氫化物的穩定性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做實驗時不小心沾了一些KMnO4,皮膚上的黑斑很久才能消除,如果用草酸的稀溶液洗滌馬上可以復原,其離子方程式為:MnO4-+H2C2O4+H+→CO2↑+Mn2++□ (未配平).關于此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的氧化劑是H2C2O4 B. 1molMnO4-在反應中失去5mol電子
C. 配平該反應后,H+的計量數是6 D. 該反應右框內的產物是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寫出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1)Fe2(SO4)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Cl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將下列物質的轉化或分離方法的序號填在橫線上(每一項只填寫一種方法),并指出是屬于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①溶解 ②裂解 ③分餾 ④裂化 ⑤干餾
⑥蒸餾 ⑦電解 ⑧過濾 ⑨萃取
(1)把煤轉化為焦爐氣、煤焦油和焦炭等_______、___________變化。
(2)從原油中分離出汽油、煤油、柴油等_______、___________變化。
(3)將重油轉化為汽油_______、___________變化。
(4)將海水淡化_______、___________變化。
(5)從海水中得到的無水MgCl2中提取金屬鎂_______、___________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探究氨和銨鹽的性質,相關實驗操作及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室溫下測定等濃度氨水和NaOH溶液的pH,比較氨水和NaOH堿性強弱
B.將氨水緩慢滴入AlCl3溶液中,研究Al(OH)3的兩性
C.將蘸有濃氨水和濃硫酸的玻璃棒靠近,觀察到白煙
D.加熱除去NH4Cl中的少量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于分離或提純物質的方法有:A.蒸餾(分餾) B.萃取 C.過濾 D.分液。下列各組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應選用上述哪一種方法最合適?(請在橫線上填方法的標號)
(1)分離四氯化碳與水的混合物________。
(2)分離碘水中的碘單質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是4mol/L和2mol/L,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待反應結束后,可產生標準狀況下的氣體的體積為(設反應中HNO3被還原成NO)( )
A.0.224LB.0.448LC.0.672LD.0.896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2molCu與足量稀硝酸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2NA
B.等質量(17g)的-OH和OHˉ所含的質子數均為9NA
C.標準狀況下,44.8L苯中含有碳碳雙鍵數目為6NA
D.56g鐵片投入足量濃H2SO4中生成NA個SO2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無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幾種,請填寫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實驗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過量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說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3)取(2)中的濾液,加入過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現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_,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陰離子是下列的_____________。(填序號)
A.Cl- B.NO3- C.CO32- D.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有A、B、C、D四種溶液,它們分別為K2CO3、K2SO4、H2SO4、Ba(NO3)2中的一種,分別取少量樣品進行下列實驗,現象為:在A中加C,無明顯變化;在A中加D,無明顯變化;在B中加D,生成沉淀E,并得到一種溶液;在B中加C,生成沉淀并得到溶液F;將少量E加入到過量F中,有氣體放出。則B、C依次是( )。
A.Ba(NO3)2 H2SO4B.K2SO4 H2SO4
C.Ba(NO3)2 K2SO4D.Ba(NO3)2 K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