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儀器中,可用于直接加熱的是:
①量筒 ②容量瓶 ③蒸餾燒瓶 ④試管 ⑤蒸發皿 ⑥燒杯 ⑦坩堝 ⑧錐形瓶
A. ③④⑥ B. ④⑤⑧ C. ②④⑤ D. 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氣體中,可用如圖所示裝置干燥、收集及處理尾氣的氣體是:
①H2 ②HCl ③NH3 ④Cl2 ⑤SO2 ⑥H2S ⑦NO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⑤ D. 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有幾組實驗:①除去食鹽溶液中的砂石;②回收碘的CC14溶液中的CC1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藥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④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分離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確方法依次是:
A. 過濾、蒸餾、萃取、分液 B. 萃取、蒸餾、分液、過濾
C. 分液、萃取、蒸餾、升華 D. 蒸餾、萃取、分液、滲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達到預期的實驗目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 配制10%的CuSO4溶液:將10g CuSO4·5H2O溶解在90 g水中
B. 檢查右圖所示裝置氣密性:
C. 稱量一定質量的NaOH固體:
D. 比較紅磷、白磷的著火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下圖裝置測定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其方法是分別測定通氫氣前后玻璃管的質量差和U形管的質量差,實驗測得m(H):m(O)>1:8。下列對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錯誤的是( )
A. Ⅰ、Ⅱ裝置之間缺少干燥裝置
B. Ⅲ裝置后缺少干燥裝置
C. Ⅱ裝置中玻璃管內有水冷凝
D. CuO沒有全部被還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化能體現物質的漂白性的是:
A. 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乙烯使澳水褪色
C. Na2O2使無色酚酞先變紅,后褪色 D. SO2使NaOH酚酞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安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不慎將試驗臺上的酒精燈碰翻著火時,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B. 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迅速用水沖洗,再涂上稀NaHCO3溶液
C. 如果將苯酚溶液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酒精或NaOH溶液擦洗
D. 若不慎將水銀溫度計打碎時,應立即撒上一層硫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 、②Ba2 +、③Cl一、④Br一、⑤SO32一、⑥SO42一 離子中的若干種,依次進行下列實驗,且每步所加試劑均過量,觀察到的現象如下。
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 肯定含有的離子是①④⑤ B. 肯定沒有的離子是②⑥
C. 不能確定的離子是① D. 不能確定的離子是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方案合理的是:
A.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Na2CO3: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
B. 清洗長期存放FeCl3溶液的試劑瓶內壁所附著的不溶物;用稀硫酸清洗
C. 分離I2和NH4Cl的固體混合物:加熱混合物
D. 為了更快得到氫氣:用純鋅代替粗鋅與稀硫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實驗室制氫氣的簡易裝置。若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后,發現鋅粒與稀硫酸無法接觸,為使該反應順利進行,則可以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的試劑是:
A. NaCl溶液 B. KNO3溶液 C. 濃氨水 D. 四氯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