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3)②根據碘能使淀粉變藍色選擇試劑;
(4)②根據維生素C水溶液呈酸性選擇滴定管;
③滴定時左手控制活塞;眼睛注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直到滴定終點;根據反應的原理,當出現溶液變藍色時,維生素C已全部參加了反應;
(5)根據反應原理及題中有關數據,可以計算出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
(6)根據(5)計算結果判斷是否是天然橙汁;如添加維生素C,則含量偏大,結合計算數值判斷;
(7)解決問題,應先調查再處理.
解答 解:(3)②利用I2氧化維生素C,根據碘使淀粉顯藍色的性質,應選擇淀粉作指示劑,故答案為:淀粉;
(4)②由于維生素C的水溶液呈酸性,所以選用酸式滴定管或者移液管,
故答案為: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③在滴定時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直到滴定終點;根據反應的原理,當出現溶液變藍色時,維生素C已全部參加了反應,滴定終點現象為:最后一滴標準液滴入,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且半分鐘不褪色,
故答案為:活塞;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最后一滴標準液滴入,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且半分鐘不褪色;
(5)15mL標準碘溶液含有碘的質量為:254g/mol×0.015L×7.5×10-3mol•L-1=28.575mg,
設20.0mL待測橙汁中維生素C的質量為x,則
C6H8O6+I2→C6H6O6+2H++2I-
176 254
x 28.575mg
$\frac{176}{254}$=$\frac{x}{28.575mg}$,
解得:x=19.8mg
則1L中含維生素C的質量為19.8mg×1000ml/20ml=990mg,
所以,則此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990mg/L,
故答案為:990;
(6)①滴定時不能劇烈搖蕩錐形瓶,不便于觀察現象,防止液體濺出,應邊滴定邊振蕩,答:不能,不便于觀察現象,且要防止液體濺出;
②新鮮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為500mg•L-1左右,所以測定的橙汁不是天然橙汁,加水稀釋,濃度降低,如濃縮,則減小利潤,應為添加維生素C,故答案為:不是;C;
(7)站在國家執法人員的角度作出對該品牌橙汁的處理意見為調查后再作處理,故答案為:C.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含量的測定,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實驗和計算能力的考查,屬于綜合實驗題,完成本題時要注意題中數據的處理,合理進行誤差的分析等,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當生成沉淀達到最大量時,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為150mL | |
B. | 當金屬全部溶解時收集到NO氣體的體積為0.336L(標準狀況下) | |
C. | 當金屬全部溶解時,參加反應的硝酸的物質的量一定是0.6mol | |
D. | 參加反應的金屬的總質量一定是9.9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第一電離能:②>③ | B. | 電負性:③>② | ||
C. | 晶格能:NaCl>NaF | D. | 最高正化合價:③>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B2)=0.8 mol/(L•s) | B. | v(A2)=0.4 mol/(L•s) | C. | v(C)=0.6 mol/(L•s) | D. | v(B2)=1.0 mol/(L•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A | |||||||
B | C | D | |||||
E | F | 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r(Y)>r(Z)>r(W) | |
B. | 元素Z、W的簡單離子的電子層結構不同 | |
C. | 元素Y的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比Z的強 | |
D. | 只含X、Y、Z三種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離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價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