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X、Y、Z、M、N五種元素,XZ2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則為CO2,X為C元素,Z為O元素,則Y為N元素,M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則M為S元素,N2+核外3d有9個電子,故N為29號元素,為Cu元素,據此解答.
解答 解: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X、Y、Z、M、N五種元素,XZ2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則為CO2,X為C元素,Z為O元素,則Y為N元素,M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則M為S元素,N2+核外3d有9個電子,故N為29號元素,為Cu元素,
(1)Cu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區;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電負性逐漸增大C<N<O;
故答案為:ds區;O;
(2)X為C元素,Z為O元素,XZ32-中中心原子碳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frac{4+2}{2}$=3,所以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碳原子周圍沒有孤電子對,所以YZ3-的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為:sp2;平面三角形;
(3)Z為O元素,M為S元素,水分子與乙醇分子中能形成氫鍵,而硫化氫與乙醇不能形成氫鍵,所以水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硫化氫,
故答案為:水分子與乙醇分子中能形成氫鍵,而硫化氫與乙醇不能形成氫鍵;
(4)Na2S2O3還原性較強,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故答案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
(5)根據晶胞結構圖可知,每個晶胞中含有N原子數為$8×\frac{1}{8}$=1,Cu原子數為$12×\frac{1}{4}$=3,它們的個數比為1:3,所以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u3N,
故答案為:Cu3N.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推斷,根據物質的性質及原子結構進行元素推斷,涉及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熱化學方程式書寫、元素化合物、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難度中等,(7)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實質考查氧化還原反應計算,確定產物離子化學計量數是關鍵.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高純度的二氧化硅晶體廣泛用作制造光導纖維和太陽能電池板材料 | |
B. | 鋁合金的大量使用歸功于人們能使用焦炭等還原劑從氧化鋁中獲得鋁 | |
C. | 高溫下殺死H7N9,不屬于蛋白質變性 | |
D. | 用含有橙色酸性重鉻酸鉀的儀器檢驗酒后駕車,利用了乙醇的揮發性和還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屬氧化物 | |
B. | 膠體會產生電泳現象是因為膠體吸附帶電離子而顯電性 | |
C. | 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本質區別是水溶液能否導電 | |
D. | 離子反應是否能夠發生要看離子之間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U | ||
Y |
選 項 | a | b | C | d |
X | 溫度 | 溫度 | 加入H2的 物質的量 | 加入甲的 物質的量 |
V | 混合氣體總質量與混合合氣 體總物質的量之比 | 平衡常數 K | 混合氣體的 密度 | 平衡時甲的 轉化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氯水中有平衡Cl2+H2O?HCl+HClO,當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顏色變淺 | |
B. | 對2HI(g)?H2(g)+I2(g)平衡體系,體積縮小,壓強增大可使顏色變深 | |
C. | 合成氨反應中用過量氮氣與氫氣反應可以提高氫氣的轉化率 | |
D. | 將混合氣中的氨氣液化后不停的分離出來,有利于合成氨的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