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題目所給物質的量的多少結合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來回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S2+11O2=2Fe2O3+8SO2,標出各物質的聚集狀態;在反應中4 mol FeS2的質量為m(FeS2)=4 mol×120 g•mol-1=480 g,放熱Q=480 g×7.1 kJ/g=3408 kJ,標注物質聚集狀態和對應反應的焓變寫出;
(2)根據該循環的工藝流程是用硫鐵礦(FeS2)燃燒產生的SO2來制硫酸,在反應器中發生反應:SO2+I2+2H2O=2HI+H2SO4,在膜反應器中的反應為:2HI?I2+H2,將兩個方程式相加得;
(3)根據平衡移動的原理來分析,將H2分離出來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動,利于I2和H2的生成;
(4)①負極反應物MH失去電子,生成的H+在堿性條件下生成H2O;
②陰極上是氧氣發生的電子的過程,堿性條件下生成氫氧根離子.
解答 解:(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S2+11O2=2Fe2O3+8SO2,在反應中4 mol FeS2的質量為m(FeS2)=4 mol×120 g•mol-1=480 g,放熱Q=480 g×7.1 kJ/g=3408 kJ,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4FeS2(s)+11O2(g)=2Fe2O3(s)+8SO2(g)△H=-3408 kJ•mol-1,
故答案為:4FeS2(s)+11O2(g)=2Fe2O3(s)+8SO2(g)△H=-3408 kJ•mol-1;
(2)在反應器中發生反應:SO2+I2+2H2O=2HI+H2SO4,在膜反應器中的反應為:2HI?I2+H2,將兩個方程式相加得:SO2+2H2O=H2SO4+H2,
故答案為:SO2+2H2O=H2SO4+H2;
(3)在膜分離器中發生反應:2HI?I2+H2,將H2分離出來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動,利于I2和H2的生成,故答案為: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動,有利于碘和氫氣的生成;
(4)①負極反應物MH失去電子,生成的H+在堿性條件下生成H2O,電解反應式為:MH-e-+OH-=H2O+M,故答案為:MH-e-+OH-=H2O+M;
②陰極上是氧氣發生的電子的過程,電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故答案為:O2+2H2O+4e-=4OH-.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物質的制備、分離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理解和運用,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以及原電池、電解池的原理,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 |
B. | 該反應只有在加熱的條件下才能進行 | |
C. | 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 |
D. | 反應物中的化學鍵斷裂要放出熱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范德華力是普遍存在的一種分子間作用力,屬于電性作用 | |
B. | 范德華力比較弱,但范德華力越強,物質的熔點和沸點越高 | |
C. | 氫鍵屬于一種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只能存在于分子之間 | |
D. | 形成氫鍵時必須含有氫原子,另外氫原子兩邊的原子必須具有很強的電負性、很小的原子半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