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電解質 | 化學式 | 電離常數(K) |
氨水 | NH3•H2O | 1.79×10-5 |
碳酸 | H2CO3 | K1=4.30×10-7 |
K2=5.61×10-11 |
分析 (1)途徑一是用水和天然氣作原料一步反應制得氫氣,根據化合價判斷還原產物;
(2)①提高CO的轉化率可以使平衡正向進行,根據化學平衡移動原理來回答判斷;
②根據平衡常數用三段式法計算;
③體積增大2倍,濃度縮小2倍,壓強變小,但壓強對CO(g)+H2O(g)?CO2(g)+H2(g)的平衡無影響,所以達平衡時,氫氣的濃度是原平衡的一半,據此畫出c(H2)與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Ⅱ;
(3)氫氣的燃燒熱為286KJ/mol指的是1mol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熱286KJ,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必須保持可燃物為1mol,故熱化學方程式為:H2(g)+$\frac{1}{2}$O2(g)=H2O(l)△H=-286KJ/mol,再根據蓋斯定律計算得出;
(4)①根據圖2可知,氨碳比一定時,水碳比越大,說明原料氣中含二氧化碳越少,二氧化碳的轉化率越低,所以二氧化碳轉化率最低的即為水碳比最大的;②B點二氧化碳的轉化率為60%,氨氣的轉化率是60%,設出NH3、CO2的起始物質的量,然后列式計算;
(5)將NH3和CO2按物質的量之比2:1通入水中,生成碳酸銨溶液,根據離子的水解程度比較溶液中c(NH4+)、c(CO32-)、c(HCO3-).
解答 解:(1)途徑一是用水和天然氣作原料一步反應制得氫氣,氫的化合價降低,氫氣作還原產物,故答案為:氫氣;
(2)①提高CO的轉化率可以讓平衡正向進行即可:
A.增加壓強,該平衡不會發生移動,故A錯誤;
B.降低溫度,化學平衡向著放熱方向即正向進行,故B正確;
C.增大水蒸氣的濃度,化學平衡向著正方向進行,故C正確;
D.催化劑不會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故D錯誤;
故答案為:BC;
②設CO的起始濃度為xmol,H2O的起始濃度為ymol,則轉化的CO的最小值為0.9x,
CO(g)+H2O(g)?CO2(g)+H2(g)
起始 x y 0 0
變化 0.9x 0.9x 0.9x 0.9x
平衡 0.1x y-0.9x 0.9x 0.9x
根據平衡常數列式:$\frac{(0.9x)^{2}}{0.1x×(y-0.9x)}$=0.627,
解得:$\frac{y}{x}$=13.8,故此只要此值大于13.8,轉化率就會超過90%,
故答案為:13.8;
③體積增大2倍,濃度縮小2倍,壓強變小,但壓強對CO(g)+H2O(g)?CO2(g)+H2(g)的平衡無影響,所以達平衡時,氫氣的濃度是原平衡的一半,則c(H2)與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Ⅱ:;故答案為:
;
(3)氫氣的燃燒熱為286kJ•mol-1,則氫氣的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H2(g)+$\frac{1}{2}$O2(g)=H2O(l)△H=-286kJ•mol-1①
N2(g)+3H2(g)?2NH3(g)△H=-92.4kJ•mol-1②
N2(g)+O2(g)?2NO(g)△H=+180kJ•mol-1③
根據蓋斯定律①×6-②×2-③×3得4NH3(g)+6NO(g)═5N2(g)+6H2O(l)△H=-2071.2kJ•mol-1,
故答案為:4NH3(g)+6NO(g)═5N2(g)+6H2O(l)△H=-2071.2kJ•mol-1;
(4)①根據圖2可知,氨碳比一定時,水碳比越大,說明原料氣中含二氧化碳越少,二氧化碳的轉化率越低,所以二氧化碳轉化率最低的即為水碳比最大的,則曲線Ⅰ、Ⅱ、Ⅲ對應的水碳比最小的是Ⅰ曲線,故答案為:Ⅰ;
②B點二氧化碳的轉化率為60%,氨氣的轉化率是60%,
設NH3、CO2的起始物質的量分別為x、y,
則:x×60%×$\frac{1}{2}$=y×60%,
解得:$\frac{x}{y}$=x1=2,
故答案為:2;
(5)將NH3和CO2按物質的量之比2:1通入水中,生成碳酸銨溶液,銨根和碳酸根都水解,銨根的水解平衡常數Kh=$\frac{{K}_{W}}{{K}_{a}}$=$\frac{1{0}^{-14}}{1.79×1{0}^{-5}}$,碳酸根的水解平衡常數Kh=$\frac{{K}_{W}}{{K}_{a2}}$=$\frac{1{0}^{-14}}{5.61{×10}^{-11}}$,則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銨根的水解程度小,溶液中的銨根濃度大于碳酸根,水解是弱水解,碳酸根的濃度大于碳酸氫根,則離子濃度大小關系為:c(NH4+)>c(CO32-)>c(HCO3-),故答案為:c(NH4+)>c(CO32-)>c(HCO3-).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工業合成氨知識,涉及化學平衡、能量變化、鹽類的水解等問題,側重考查化學平衡移動在化學工藝中的應用以及化學平衡計算,題目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能加大反應速率、促進平衡向三氧化硫的方向移動 | |
B. | 能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使原料不被浪費 | |
C. | 能提高三氧化硫的平衡濃度 | |
D. | 加大正逆反應速率,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濃溴水使苯酚生成三溴苯酚沉淀,濾去 | |
B. | 將苯酚晶體置適量水中,待苯酚溶解一部分成飽和溶液后,仍殘留無色晶體 | |
C. |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所以它不能溶于Na2CO3溶液里 | |
D. | 苯酚也可與硝酸發生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烷(丙烯):通入溴水 | |
B. | 乙烷(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 |
C. | CO2(SO2):氣體通過盛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 | |
D. | 乙醇(乙酸):加足量濃硫酸,蒸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糖類、油脂和蛋白質都可以用來釀酒 | |
B. | 工業酒精不能用來勾兌飲用酒水 | |
C. | 葡萄糖轉化為酒精的過程中放出熱量 | |
D. | 米酒儲存不當容易變質發酸,原因是乙醇被氧化成乙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