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肯定不含I- |
B、肯定不含Cu2+ |
C、肯定含有SO32- |
D、可能含有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操作 | 現象 | |
甲 | 向Ⅰ中加入必要的試劑,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連接Ⅰ、Ⅳ,打開活塞 | Ⅰ中劇烈反應,產生無色氣體并伴隨大量白霧;Ⅳ中有氣泡冒出,溶液迅速變藍 |
乙 | 向Ⅱ中加入必要的試劑,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連接Ⅱ、Ⅳ,點燃酒精燈 | Ⅳ中有氣泡冒出,溶液變藍 |
操作 | 現象 | |
丙 | 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并在上層覆蓋少量煤油,使Ⅰ中發生反應.將裝置中空氣排盡后,再將氣體通入Ⅳ的溶液中 | Ⅳ中有氣泡冒出,溶液不變藍 |
丁 | 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Ⅲ中加入必要試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依次連接Ⅰ、Ⅲ、Ⅳ,打開活塞 | Ⅳ中有氣泡冒出,溶液變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 | 部分結構知識 | 部分性質 |
X | X原子核外電子占有9個原子軌道 | X的一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 |
Y | Y原子的次外層電子數等于最外層電子數的一半 | Y能形成多種氣態氫化物 |
Z | 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2n-3 (n為原子核外電子層數) | 化學反應中Z原子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Zn+ |
W | W基態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64s2 | 高溫下,W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氣和黑色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 ![]() | 甲 | 乙 | |||
A | 滴管中 | 燒瓶中 | 滴管中 | 燒瓶中 | ||
B | ||||||
水 | 過氧化鈉 | 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 CO2 | |||
C | ||||||
水 | 鈉 | 碳酸鈉溶液 | CO2 | |||
D | ||||||
水 | 氧化鈉 | NaOH溶液 | CO2 | |||
稀鹽酸 | 碳酸氫鈉 | NaOH溶液 | CO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Ksp[Fe(OH)3]>Ksp[Cu(OH)2] |
B、c、d兩點代表的溶液中c(H+) 與c(OH-)乘積相等 |
C、d點所代表的Cu(OH)2溶液達到了飽和 |
D、向含有相同濃度Fe3+和Cu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先形成Fe(OH)3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