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實驗內容 | 實驗目的 |
A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滴加入BaC12溶液,溶液紅色逐漸褪去 | 證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B | 將Al泊插入濃硝酸中,無現象 | 證明Al和濃硝酸不反應 |
C | 將兩個完全相同且充滿NO2的密閉燒瓶,分別浸泡于熱水、冰水中 | 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狀態的影響 |
D | 向同體積同濃度的H2O2溶液中,分別加入1mL同濃度的CuSO4、FeCl3溶液 | 比較Cu2+、Fe3+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碳酸鈉水解呈堿性,加入BaC12溶液,生成碳酸鋇沉淀;
B.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C.存在化學平衡2NO2?N2O4,溫度低,顏色淺,則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D.同濃度H2O2溶液,加入CuSO4、FeCl3溶液,陰離子不同.
解答 解:A.碳酸鈉水解呈堿性,加入BaC12溶液,生成碳酸鋇沉淀,平衡向逆方向移動,如溶液褪色,可說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A正確;
B.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并不是沒有反應,故B錯誤;
C.存在化學平衡2NO2?N2O4,溫度低,顏色淺,則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可探究溫度對化學平衡狀態的影響,故C正確;
D.同濃度H2O2溶液,加入CuSO4、FeCl3溶液,陰離子不同,則不能說明陽離子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故D錯誤;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及實驗裝置綜合,為高頻考點,涉及鹽類水解及pH、物質的反應、化學平衡及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等,把握物質的性質、反應原理、實驗技能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選項D為解答的易錯點,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過程I反應:2NH4HCO3+Na2SO4═2NaHCO3↓+(NH4)2SO4 | |
B. | 檢驗溶液B中陰離子的試劑僅需BaCl2溶液 | |
C. | 若省略過程II則銨明礬產率明顯減小 | |
D. | 向銨明礬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后觀察到:刺激性氣體逸出→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CO | H2O | CO2 | H2 |
0.5mol | 8.5mol | 2.0mol | 2.0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種元素的質子數必定相同 | |
B. | 不同元素原子的質量數必定不同 | |
C. | 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 |
D. | 凡是核外電子數相同的微粒必定屬于同一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Zn+8HNO3(稀)═3 Zn (NO3)2+2NO↑+4H2O | |
B. | CuO+2 HNO3 (稀)═Cu(NO3)2+H2O | |
C. | C+4HNO3 (濃)═CO2+4 NO2↑+2H2O | |
D. | 3Ag+4 HNO3 (稀)═3 Ag NO3+N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