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由圖可知,6min時Cl2的平衡濃度為0.3mol/L,變化為1.2mol/L-0.3mol/L=0.9mol/L,根據V=$\frac{△c}{△t}$進行計算;
②Cl2(g)+CO(g)?COCl2(g),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化學反應正逆反應速率相同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各組分含量保持不變以及衍生的關系分析;
③平衡常數是生成物平衡濃度化學計量數冪乘積與反應物平衡濃度化學計量數冪乘積的比,由圖可知,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減。
④第8min反應處于平衡狀態,在第10分鐘時是改變溫度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由④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可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⑤原平衡時n(Cl2):n(CO):n(COCl2)=3:1:9,現在第7 min 加入體系中的三種物質各2 mol,則反應物的濃度增大程度大些,平衡正向移動;
(2)應用蓋斯定律解題,始終抓住目標反應和已知反應之間的關系應用數學知識來解;
(3)SO2在負極失去電子轉化為SO42-,根據電極反應式的書寫方法來回答;
解答 解:(1)①由圖可知,6min時Cl2的平衡濃度為0.3mol/L,變化為1.2mol/L-0.3mol/L=0.9mol/L,則V=$\frac{△c}{△t}$=$\frac{0.9mol/L}{6min}$=0.15 mol•L-1•min -1,
故答案為:0.15 mol•L-1•min -1;
②Cl2(g)+CO(g)?COCl2(g),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
A.體系中Cl2的轉化率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A正確;
B.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減小,氣體質量不變,體系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再改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B正確;
C.每消耗1mol CO的同時生成1mol COCl2,只能說明反應正向進行,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C錯誤;
D.氣體質量和氣體體積不變,混合氣體密度始終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D錯誤;
故答案為:AB.
③由圖1可知,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溫度高,平衡常數減小,
故答案為:減小;
④根據圖象,第8min反應處于平衡狀態,在第10分鐘時是改變溫度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由④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可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T(8)<T(15),
故答案為:<;
⑤8min時,平衡時c(Cl2)=0.3mol/L、c(CO)=0.1mol/L、c(COCl2)=0.9mol/L,則原平衡時n(Cl2):n(CO):n(COCl2)=3:1:9,現在第7 min 加入體系中的三種物質各2 mol,則反應物的濃度增大程度大些,平衡正向移動,
故答案為:向正反應方向;
(2)①CO2(g)+3H2(g)?CH3OH(g)+H2O(g)△H=-a kJ•mol-1;
②2H2(g)+O2(g)=2H2O(g)△H=-b kJ•mol-1;
③H2O(g)=H2O(l)△H=-c kJ•mol-1;
④CH3OH(g)=CH3OH(l)△H=-d kJ•mol-1,
應用蓋斯定律計算,③×$\frac{3}{2}$+2④-①-②得到,CH3OH(l)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H1-△H2+$\frac{3}{2}$△H3+2△H4=-($\frac{3}{2}$c+2d-a-b)kJ•mol-1,所以CH3OH(l)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frac{3}{2}$c+2d-a-b)kJ•mol-1,
故答案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frac{3}{2}$c+2d-a-b)kJ•mol-1;
(3)SO2在負極失去電子轉化為SO42-,故其電極反應為:SO2+2H2O-2e-=SO42-+4H+,
故答案為:SO2+2H2O-2e-=SO42-+4H+;
點評 本題考查熱反應方程式、化學平衡計算、化學平衡影響因素、化學平衡常數、反應速率計算等,側重考查學生對圖象與數據的分析及計算能力,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現象或事實 | 解釋 |
A | 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溶化后的液態鋁不滴落 | 高熔點的氧化鋁薄膜兜在鋁的外面,阻止了液態鋁滴落 |
B | 漂白粉在空氣中久置變質 | 漂白粉中的CaCl2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CaCO3 |
C | 鐵放在冷濃硝酸中不溶解,無紅棕色氣體產生 | 鐵遇濃硝酸鈍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內部鐵繼續與硝酸反應 |
D | Na著火不能用水滅火 | Na遇水劇烈反應,易引發爆炸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CO32-)的大小關系為:②>⑤>③>④>① | |
B. | 將溶液蒸干灼燒只有②能得到對應的固體物質 | |
C. | ③④⑤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NaOH溶液反應 | |
D. | c(HCO3-)的大小關系為:④>③>⑤>②>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