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Cu+核外有28個電子,Cu原子失去1個電子生成Cu+,失去的電子數是其最外層電子數,根據構造原理書寫Cu+基態核外電子排布式;
(2)單鍵都為σ鍵,雙鍵中有1個σ鍵;
(3)根據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確定原子雜化方式,價層電子對個數=σ鍵個數+孤電子對個數;
(4)原子個數相等、價電子數相等的微粒互為等電子體,等電子體的結構相似;
(5)以頂點Cu原子為研究對象,與之最近的Cu原子位于面心,每個頂點為8個晶胞共用,據此進行解答;
(6)氫氧化鈉溶液中,醛和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羧酸鈉、氧化亞銅和水.
解答 解:(1)Cu+核外有28個電子,Cu原子失去1個電子生成Cu+,失去的電子數是其最外層電子數,根據構造原理知Cu+基態核外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
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
(2)碳為四價,氧為2價,氫為1價,1mol分子中,含有4molC-H鍵,2molC-C、2molC-O,1molC=O、2molC=C,所以σ鍵的數目為11mol,
故答案為:11;
(3)分子中,每個碳原子含有3個σ 鍵,和1個π鍵,且不含孤電子對,所以采取sp2雜化,
故答案為:sp2;
(4)OH-原子個數為2、價電子數為8,與OH-互為等電子體的一種分子為HF,
故答案為:HF;
(5)以頂點Cu原子為研究對象,與之最近的Cu原子位于面心,每個頂點為8個晶胞共用,銅晶體中每個銅原子周圍距離最近的銅原子數目為$\frac{3×8}{2}$=12,
故答案為:12;
(6)氫氧化鈉溶液中,糠醛和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醛基被氧化成羧基,生成羧酸鈉、氧化亞銅和水,反應方程式為NaOH++2Cu(OH)2$\stackrel{△}{→}$
+Cu2O↓+3H2O,
故答案為:NaOH++2Cu(OH)2$\stackrel{△}{→}$
+Cu2O↓+3H2O.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結構與性質的有關知識,涉及核外電子排布式的書寫、σ鍵的數目判斷、原子雜化方式的判斷、等電子體、晶胞結構、醛基的性質等知識點,根據構造原理、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等知識點來分析解答,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0g63%的濃硝酸中含氧原子個數為6NA | |
B. | 50mL12mol•L-1 鹽酸和足量MnO2共熱,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3NA | |
C. | 氫氧燃料電池正極消耗22.4L(標況下)氣體時,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目為4NA | |
D. | 若CH3COONa溶液中CH3COO-的數目為6NA,則Na+的目為6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兩者生成硝酸銅的物質的量不同 | |
B. | 濃硝酸產生的氣體更少 | |
C. | 稀硝酸被還原之后的生成物的價態更低,所以稀硝酸的氧化性更強 | |
D. | 兩個反應中的電子轉移的數目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侯氏制堿法的工藝過程中主要應用了物質熔沸點的差異 | |
B. | “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分解反應 | |
C. |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屠呦呦對青蒿素的提取屬于物理變化 | |
D. | 鋼鐵制品和銅制品既能發生吸氧腐蝕又能發生析氫腐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