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D四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B元素L層比K層電子數多5個,L層電子數為7,故B為F元素;A元素最內層與最外層的電子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為2,原子序數小于氮,故A為Be;C元素的+3價陽離子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數,則C為Al;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K層和L層電子數之和等于M層與N層電子數之和,則M、N電子數之和為10,說明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分別為2、8、8、2,故D為Ca元素,據此解答.
解答 解:(1)A、B、C、D四種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B元素L層比K層電子數多5個,L層電子數為7,故B為F元素;A元素最內層與最外層的電子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為2,原子序數小于氮,故A為Be;C元素的+3價陽離子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數,則C為Al;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K層和L層電子數之和等于M層與N層電子數之和,則M、N電子數之和為10,說明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分別為2、8、8、2,故D為Ca元素,
故答案為:Be;F;Al;Ca;
(2)A為Be,原子結構示意圖為,B為F元素,原子的電子式為
,C的離子為Al3+,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B與D所形成的化合物為CaF2,電子式為
,
故答案為:;
;
;
.
點評 本題考查結構與位置關系應用,關鍵是理解掌握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側重對化學用語的考查,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的燃燒熱是110.5 kJ•mol-1 | |
B. | 碳的燃燒熱是221 kJ•mol-1 | |
C. | 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kJ•mol-1 | |
D. | 濃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熱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弱酸 | HCOOH | HCN | H2CO3 |
電離平衡常數 ( 25℃) | Ki=1.77×10-4 | Ki=5.0×10-10 | Ki1=4.3×10-7 Ki2=5.6×10-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子-分子學說的建立是近代化學發展的里程碑 | |
B. | 我國科學家于1965年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學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 | |
C. |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1869年發明了元素周期律 | |
D. | 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顯著降低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因此獲得2015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40gNaOH溶解于1L水中 | |
B. | 將0.25molNaOH溶解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 | |
C. | 將1L 10mol/L 的濃鹽酸與9L水混合 | |
D. | 將22.4L氯化氫氣體溶于水配成1L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0g乙烷含有的共價鍵數目為8NA | |
B. | 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氣體中所含碳原子數為0.2NA | |
C. | 1mol甲基含10 NA個電子 | |
D. | 標況下,22.4L己烷完全燃燒后恢復至原狀態,生成氣態物質分子數為6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從海帶中提取碘的過程中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可用蒸發的方法分離出碘 | |
B. | 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類可降解塑料有利于減少白色污染 | |
C. | 綠色化學的核心是應用化學原理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 | |
D. | 控制霧霾需要從控制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大氣污染物排放著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