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有機物含有碳碳雙鍵,可發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應,含有酚羥基,可發生取代、氧化和顯色反應,含有酯基,可發生水解反應;
(2)①Ⅱ中含有9個C原子、10個H原子,據此確定化學式;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有苯環和碳碳雙鍵;
②化合物Ⅱ可由芳香族化合物Ⅲ或Ⅳ分別通過消去反應獲得,但只有Ⅲ能與Na反應產生H2,說明Ⅲ中含有醇羥基,醇羥基可位于碳碳雙鍵兩端的任一個C原子上;Ⅳ是鹵代烴,鹵代烴和氫氧化鈉的醇溶液發生消去反應;
③聚合物可用于制備涂料,其單體為丙烯酸乙酯.
解答 解:(1)由I的結構可知,含有的含氧官能團有羥基、酯基;
A.分子中含有酚羥基,則遇FeCl3溶液可能顯紫色,故A正確;
B.分子中不含有醛基,則不能發生銀鏡反應,故B錯誤;
C.分子中含有C=C,能與溴單質發生加成反應,含有酚羥基能與溴單質發生取代反應,故C正確;
D.分子中含有2個酚羥基和1個酯基,都可與氫氧化鈉反應,則1mol化合物最多能與3molNaOH反應,故D錯誤,
故答案為:羥基、酯基;AC;
(2)①Ⅱ中含有9個C原子、10個H原子,其化學式為C9H10;能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有苯環和碳碳雙鍵,1mol化合物Ⅱ能與4mol H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飽和烴類化合物,
故答案為:C9H10;4;
②化合物Ⅱ可由芳香族化合物Ⅲ或Ⅳ分別通過消去反應獲得,但只有Ⅲ能與Na反應產生H2,說明Ⅲ中含有醇羥基,醇羥基可位于碳碳雙鍵兩端的任一個C原子上,其結構簡式為或
;Ⅳ是鹵代烴,鹵代烴和氫氧化鈉的醇溶液發生消去反應,所以其反應條件是氫氧化鈉的醇溶液、加熱;
故答案為:或
;NaOH醇溶液、加熱;
③聚合物可用于制備涂料,其單體為丙烯酸乙酯,結構簡式為CH2=CHCOOCH2CH3,
故答案為:CH2=CHCOOCH2CH3.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關鍵是對官能團及其性質掌握,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a+b+c}{V}$mol•L-1 | B. | $\frac{a+b+2c}{V}$mol•L-1 | C. | $\frac{2a+b+c}{V}$mol•L-1 | D. | $\frac{b+2c}{V}$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步驟③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 | |
B. | 步驟④中Na2FeO4轉變為濕產品是因為K2FeO4溶解度更小 | |
C. | 步驟⑤中的洗滌劑可用CH3COOK和異丙醇來配制 | |
D. | 配制90%Fe(NO3)3溶液必需的玻璃儀器有容量瓶、燒杯、量筒、玻璃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根據圖1可判斷可逆反應“A2(g)+3B2(g)?2AB3(g)”的△H<0 | |
B. | 圖2可能表示壓強對可逆反應 A(g)+2B(g)?3C(g)+D(s)的影響,乙的壓強大 | |
C. | 圖3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氣至過量過程中溶液導電性的變化 | |
D. | 根據圖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適量Cu至pH在4左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