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1.67 | 1.11 | 1.00 | 0.60 | 0.38 |
A. |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 | |
B. | 上述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 |
C. | 若在1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mol,5min后溫度升高到830℃,此時測得CO2為0.4mol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 |
D. | 若平衡濃度符合下列關系式:$\frac{c(C{O}_{2})}{3c(CO)}$=$\frac{c({H}_{2}O)}{5c({H}_{2})}$,則此時的溫度為1000℃ |
分析 A、依據平衡常數表達式是生成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除以反應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得到化學方程式;
B、分析圖表數據,平衡常數隨溫度升高減小,說明升溫平衡逆向進行逆向是吸熱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C、依據化學平衡三段式列式計算濃度商和平衡常數比較分析判斷;
D、依據平衡常數表達式和平衡常數數值計算分析.
解答 解:A、依據平衡常數表達式是生成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除以反應物平衡濃度冪次方乘積得到化學方程式式為K=$\frac{c(C{O}_{2})•c({H}_{2})}{c(CO)•c({H}_{2}O)}$,化學方程式為:CO(g)+H2O(g)═CO2(g)+H2(g),故A正確;
B、分析圖表數據,平衡常數隨溫度升高減小,說明升溫平衡逆向進行逆向是吸熱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故B正確;
C、依據化學平衡三段式列式計算濃度商和平衡常數比較分析,若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mol,5 min后溫度升高到830℃,此時測得CO2為0.4 mol時,
CO(g)+H2O(g)?CO2(g)+H2(g)
起始量(mol) 0 0 1 1
變化量(mol) 0.6 0.6 0.6 0.6
平衡量(mol) 0.6 0.6 0.4 0.4
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可以用其他物質的量代替平衡濃度計算,Q=$\frac{0.4×0.4}{0.6×0.6}$≠1,此時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故C錯誤;
D、依據平衡常數表達式和平衡常數數值計算分析,溫度為1000℃平衡常數K=$\frac{cC{O}_{2}•c{H}_{2}}{cCO•c{H}_{2}O}$=0.6=$\frac{3}{5}$,若平衡濃度符合下列關系式:$\frac{c(C{O}_{2})}{3c(CO)}$=$\frac{c({H}_{2}O)}{5c({H}_{2})}$,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平衡常數計算和影響因素分析判斷,注意平衡常數隨溫度變化,掌握概念和計算方法是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各物質(雜質) | 除雜所需試劑或方法 | 所發生的反應(寫離子方程式) |
FeSO4溶液(CuSO4) | Fe | Fe+Cu2+=Fe2++Cu |
NaHCO3溶液(Na2CO3) | CO2 | CO32-+CO2+H2O=2HCO3- |
CO2(HCl)氣體 | 飽和NaHCO3溶液 | HCO3-+H+=CO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于連接銅板的鐵螺絲容易生銹 | |
B. | 在鐵中加入鉻等特殊金屬形成不銹鋼 | |
C. | 大型水閘常與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再在電極的正極連上惰性電極,置于水中 | |
D. | 為保護海輪的船殼,常在船殼上鑲入鋅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溫度/K | 反應I | 反應II | 已知: K2>K1>K2′>K1′ |
298 | K1 | K2 | |
398 | K1′ | K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