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鈦鐵礦中加入稀硫酸,經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濾液中含有TiO2+、Fe2+、Fe3+等離子,從溶液中得到硫酸亞鐵晶體,應經過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后得到富含的TiO2+溶液,加入Na2CO3粉末與H+反應,降低了溶液中c(H+),使平衡TiO2++(n+1)H2O?TiO2•n H2O+2H+向生成TiO2•n H2O的方向移動,可得到TiO2粗產品,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鈦鐵礦中加入稀硫酸,經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濾液中含有TiO2+、Fe2+、Fe3+等離子,從溶液中得到硫酸亞鐵晶體,應經過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后得到富含的TiO2+溶液,加入Na2CO3粉末與H+反應,降低了溶液中c(H+),使平衡TiO2++(n+1)H2O?TiO2•n H2O+2H+向生成TiO2•n H2O的方向移動,可得到TiO2粗產品,
(1)由題給反應流程可知TiO2與酸反應生成TiO2+,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TiO2+2H+=TiO2++H2O,加入鐵屑,可得到硫酸亞鐵晶體,說明加入鐵屑的作用是使Fe3+還原為Fe2+,
故答案為:TiO2+2H+=TiO2++H2O;使Fe3+還原為Fe2+;
(2)從溶液中得到硫酸亞鐵晶體,應經過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等操作,有時需要洗滌晶體,以除去表面吸附的離子,
故答案為: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
(3)富含的TiO2+溶液,加入Na2CO3粉末與H+反應,降低了溶液中c(H+),使平衡TiO2++(n+1)H2O?TiO2•n H2O+2H+向生成TiO2•n H2O的方向移動,可得到TiO2粗產品,在整個制備流程中分別加入硫酸和碳酸鈉,則廢液中主要含有硫酸鈉,即Na2SO4,
故答案為: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TiO2++(n+1)H2O?TiO2•n H2O+2H+,加入的Na2CO3粉末與H+反應,降低了溶液中c(H+),促進水解平衡向生成TiO2•n H2O的方向移動;Na2SO4;
(4)由反應流程可知TiO2、C和Cl2反應生成TiCl4和CO,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TiO2+2C+2Cl2$\frac{\underline{\;900℃\;}}{\;}$TiCl4+2CO,制得的TiCl4液體中常含有少量SiCl4雜質,因二者的沸點不同,可用蒸餾的方法分離,
故答案為:TiO2+2C+2Cl2$\frac{\underline{\;900℃\;}}{\;}$TiCl4+2CO;蒸餾(或分餾);
(5)電解時,陰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Ti,電極方程式為TiO2+4e-=Ti+2O2-,陽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方程式為2O2-+4e-=O2,陽極生成O2,由于陽極材料為石墨,則氧氣和石墨反應可生成CO、CO2等,
故答案為:TiO2+4e-=Ti+2O2-;O2、CO、CO2.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制備、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實驗的原理和目的,為解答該類題目的關鍵,注意物質的性質,結合題給信息解答,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質子數均為10NA | |
B. | ${\;}_{17}^{35}$Cl與${\;}_{17}^{37}$Cl得電子能力相同 | |
C. | 第IA族元素銫的兩種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個質子 | |
D. | 中子數為146、質子數為92的鈾(U)原子:${\;}_{92}^{146}$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名稱 | 相對分子質量 | 性狀 | 熔點 | 水溶性(常溫) |
間苯二酚 | 110 | 白色針狀晶體 | 110.7 | 易容 |
2-硝基-1,3-苯二酚 | 155 | 桔紅色針狀晶體 | 87.8 | 難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