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元素X形成的單質一定是原子晶體 | |
B. | X與Z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熔點高、硬度大的特點 | |
C. | Y與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2O2中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1:1 | |
D. | W分別與Y、Z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相同 |
分析 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數的2倍,X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4,則X為C元素;X與Z同主族,則Z為Si元素,Y和氫元素同主族,原子序數大于碳,故Y為Na;W原子序數大于Si,處于第三周期,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少1,最外層電子數為7,則W為Cl,據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數的2倍,X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4,則X為C元素;X與Z同主族,則Z為Si元素,Y和氫元素同主族,原子序數大于碳,故Y為Na;W原子序數大于Si,處于第三周期,W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少1,最外層電子數為7,則W為Cl,
A.元素X為碳,形成的單質中金剛石屬于原子晶體,C60等屬于分子晶體,不一定是原子晶體,故A錯誤;
B.X為C元素,Z為Si元素,C與Si形成的化合物SiC屬于原子晶體,具有熔點高、硬度大的特點,故B正確;
C.Y為Na元素,與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2O2,由鈉離子與過氧根離子過程,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1:2,故C錯誤;
D.Cl分別與Na、Si形成的化合物分別為NaCl、SiCl4,前者含有離子鍵,后者含有共價鍵,二者含有含有的化學鍵類型不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應用,難度不大,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注意掌握原子半徑的比較規律以及元素周期律的應用,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海水中最豐富的資源是食鹽 | |
B. | 現代社會絕大部分食鹽用于食用 | |
C. | 古代我國就在海灘曬鹽,這稱為鹽田法 | |
D. | 目前我國海鹽年產量名列世界第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醛和乙二醛 | |
B. | 乙醛和丙醛 | |
C. | 丙醛和苯甲醛 | |
D. | 只能判斷其中有甲醛另一醛無法求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