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所得溶液中的c(H+)=1.0×10-13 mol•L-1 | |
B. | 所得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OH-)=1.0×10-13 mol•L-1 | |
C. | 所加的燒堿溶液的pH=13.0 | |
D. | 所得溶液中的c(Mg2+)=5.6×10-10 mol•L-1 |
分析 A.根據pH=-lg[c (H+)]計算;
B.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OH-)水=c (H+)水=10-PHmol•L-1;
C.根據燒堿與MgCl2溶液反應生成沉淀,消耗了NaOH溶液;
D.根據溶度積計算即可.
解答 解:A.pH=13的溶液中,c (H+)=10-13mol/L,故A正確;
B.由水電離產生的c(OH-)水=c (H+)水=10-PHmol•L-1=10-13mol/L,故B正確;
C.因為向Mg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后混合溶液的pH=13,所以所加NaOH溶液pH>13,故C錯誤;
D.Mg(OH)2的溶度積常數Ksp=5.6×10-12,溶液中的c (Mg2+)=$\frac{Ksp}{{c}^{2}(O{H}^{-})}$=5.6×10-10 mol/L,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平衡常數及沉淀的生成,注意溶度積常數的利用,把握影響pH與濃度的關系、水的電離等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定條件下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應后,混合氣體的分子總數大于2NA | |
B. | 常溫常壓下,64 g O2和O3混合氣體中含有原子總數為4NA | |
C. | 1mol Cl2與NaOH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總數為2NA | |
D. | 標準狀況下,22.4L N2含共用電子對數為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A | 向1mL 2mol•L-1 NaOH溶液加入2滴0.1mol•L-1 MgCl2溶液,再滴加2滴0.1mol•L-1 FeCl3溶液 | 先生成白色沉淀, 后生成紅褐色沉淀 | Fe(OH)3比Mg(OH)2 更難溶 |
B | 向NH3•H2O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無明顯現象 | NH3•H2O和AgNO3 不反應 |
C | 向試管中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 | 試管口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不變藍 | 溶液中無NH4+ |
D | 濃硫酸加入Cu片后,加熱 | 有白色固體生成 | 白色固體為CuSO4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CO3溶液:c(Na+)>c(CO32-)>c(OH-)>c(H+) | |
B. | 升高溫度,溶液pH減小 | |
C. | 稀釋溶液,溶液中所有離子濃度都減小 | |
D. | 加入Ba(OH)2固體c(CO32-)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它屬于芳香烴 | B. | 它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 ||
C. | 分子式為C13 H15N2O2 | D. | 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加成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