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圖象得出,隨著溫度升高,N的質量分數降低,說明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據此分析;
(2)根據圖象得出,曲線上的為達到平衡狀態的點,曲線下邊的要達到平衡即增大N的質量分數,曲線上邊的要達到平衡即減小N的質量分數,據此分析;
(3)根據溫度越高反應越快,用的時間越短;
(4)根據圖象得出,從C狀態轉化為D狀態為瞬間升溫,再緩慢降溫沿平衡曲線達到A狀態.
解答 解:(1)根據圖象得出,隨著溫度升高,N的質量分數降低,說明升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正反應方向為發熱反應,則a<0,故答案為:<;
(2)根據圖象得出,曲線上的為達到平衡狀態的點,所達到平衡狀態的是AED,曲線下邊的要達到平衡即增大N的質量分數即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v正>v逆,所以表示v正>v逆的狀態是C,曲線上邊的要達到平衡即減小N的質量分數即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v正<v逆,所以表示v正<v逆的狀態是B,故答案為:AED;C;B;
(3)因為溫度越高反應越快,用的時間越短,又T2>T1,所以由A→C所用時間為x min>由B→D所用的時間為y min,故答案為:>;
(4)根據圖象得出,從C狀態轉化為D狀態為瞬間升溫,瞬間平衡沒有移動,N的質量分數不變,再緩慢降溫,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的質量分數逐漸增大,故答案為:從C狀態轉化為D狀態為瞬間升溫,再緩慢降溫沿平衡曲線達到A狀態.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圖象問題,題目難度中等,本題注意把握曲線的含義,以此判斷反應進行方向.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3}{4}$ | B. | $\frac{4}{3}$ | C. | $\frac{2}{3}$ | D. | $\frac{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a=b | B. | a=2b | C. | 2a<b | D. | a<b<2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滴加少量1.0mol/L HCl溶液,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溶液中c(H+)減少 | |
B. | 加水,溶液中c(H+)、c(A-)、c(HA)濃度均減小 | |
C. | 加入少量NaA固體,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溶液中c(H+)增大 | |
D. | 加入少量NaOH固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溶液中c(H+)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常壓下,14g C2H4、C3H6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碳原子的數目為NA | |
B. | 常溫下,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離子數為0.01NA | |
C. | 標準狀況下,0.56 L丙烷中含有共價鍵的數目為0.2 NA | |
D. | 含0.2mol H2SO4的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生成SO2的分子數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FeCl3溶液中投入少量的Zn粉:2Fe3-+Zn═Zn2-+2Fe2+ | |
B. | Ca(ClO)2浴液中通人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 |
C. | 鐵紅(Fe2O3)溶于氫碘酸:Fe2O3+6H+═2Fe3-+3H2O | |
D. | 明礬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氨水:Al3-+3OH═Al(O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