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通常的人工降雨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在云霧厚度比較大的中低云系中播散催化劑(碘化銀)從而達到降雨目的;溴化銀具有感光性,見光分解;漂白粉主要成分氯化鈣和次氯酸鈣,有效成分次氯酸鈣,次氯酸鈣與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氫鈣.
解答 解:在金屬鹵化物中,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質是碘化銀,化學式為:AgI,用于制作照相感光底片的物質是溴化銀,化學式是:AgBr.漂白粉的成份是次氯酸鈣和氯化鈣,化學式為:Ca(ClO)2、CaCl2,有效成分是Ca(ClO)2,次氯酸鈣與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氫鈣,反應方程式:Ca(ClO)2+2H2O+2CO2=2HClO+Ca(HCO3)2;
故答案為:AgI;AgBr;Ca(ClO)2、CaCl2;Ca(ClO)2;Ca(ClO)2+2H2O+2CO2=2HClO+Ca(HCO3)2.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的用途和化學式的書寫,性質決定用途,熟悉相關物質的性質是解題關鍵,注意化學式書寫的規范性,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22.4L甲醇中含共價鍵數為5NA | |
B. | 500ml 1mol/L醋酸溶液中含氧原子數為NA | |
C. | 28g乙烯和環丁烷(C4H8)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為2NA | |
D. | 1 mol的羥基與1 moL的氫氧根離子所含電子數均為9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OH和HAC | B. | KOH和HNO3 | C. | Ba(OH)2和H2SO4 | D. | NH3•H2O和HA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已知酸性H2SO3>HClO>HSO3-,則向Na2SO3溶液中加入HClO的離子方程式為:SO32-+HClO=HSO3-+ClO- | |
B. | PH=3的HClO溶液,加水稀釋后,溶液中所有的離子濃度降低 | |
C. | 在25°C時,次氯酸的電離方程式及熱效應可表示為:HClO(aq)?H+(aq)+ClO-(aq);△H=-(57.3+Q1)kJ•mol-1 | |
D. | 將20ml 1mol/L HClO溶液與10ml 1mol/L 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2c(H+)-2c(OH-)=c(ClO-)-c(H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