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l2O3→Al(OH)3 | B. | CaCO3→Ca(OH)2 | C. | CH3CH2OH→CH3CHO | D. | CO→Na2CO3 |
分析 A.Al2O3和水不反應;
B.CaCO3和堿不反應;
C.催化作用下乙醇可被氧化生成乙醛;
D.CO屬于不成鹽氧化物.
解答 解:A.Al2O3和水不反應,Al2O3和強酸或強堿反應生成可溶性鹽,鋁鹽和弱堿反應生成氫氧化鋁、偏鋁酸鹽溶液和CO2反應生成Al(OH)3,所以Al2O3不能一步生成Al(OH)3,故A錯誤;
B.CaCO3和堿不反應,CaCO3分解生成CaO,CaO和水反應生成Ca(OH)2,所以CaCO3不能一步生成Ca(OH)2,故B錯誤;
C.在銅或銀催化作用下,乙醇可被氧化生成乙醛,故C正確;
D.CO屬于不成鹽氧化物,所以CO不能一步反應生成Na2CO3,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之間的轉化,為高頻考點,側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理解和運用的考查,明確物質的性質是解本題關鍵,根據物質之間的反應來分析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 | 預期現象和結論 |
在試管加少量的吸收液,再滴加0.01mol•L-1KMnO4溶液 | 若紫紅色褪去,證明有SO32-,則說明假設1成立,否則假設1不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H2(g)+O2(g)=2H2O(l);△H=Q1 2H2(g)+O2(g)=2H2O(g)△H=Q2 | |
B. | S(g)+O2(g)=SO2(g);△H=Q1 S(s)+O2(g)=SO2(g)△H=Q2 | |
C. | C(s)+0.5O2(g)=CO(g);△H=Q1 C(s)+O2(g)=CO2(g);△H=Q2 | |
D. | H2(g)+Cl2(g)=2HCl(g);△H=Q1 0.5H2(g)+0.5 Cl2(g)=HCl(g);△H=Q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編號 | 事實 | 結論 |
A | 甲、乙兩種有機物具有相同相對分子質量和不同結構 | 甲和乙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
B | 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烴完全燃燒時產生質量相同的水 | 甲、乙兩種分子一定是同分異構體 |
C | 致冷劑氟里昂(二氯二氟甲烷)不存在同分異構體 | 甲烷分子為正四面體構型 |
D | 將C2H5Br與NaOH醇溶液共熱后的氣體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紅色褪去 | 使KMnO4褪色的一定是C2H4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 |
B. | 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 |
C. | 1 mol石墨比1 mol金剛石的總能量高 | |
D. | 1 mol石墨與1 mol金剛石的總能量一樣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對羥基苯丙酮酸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至少有7個 | |
B. | 1 mol尿黑酸與足量濃溴水反應,最多消耗3molBr2 | |
C. | 酪氨酸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 |
D. | 1 mol尿黑酸與足量NaHCO3反應,最多消耗3 molNa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產物所具有的總能量高于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 | |
B. | 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高于產物所具有的總能量 | |
C. | 斷開1 mol H-H鍵和1 mol Cl-Cl鍵所吸收的總能量大于形成1mol H-Cl鍵所放出的能量 | |
D. | 該反應中,化學能只轉變為熱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